为了规范深圳市养老服务专员制度,让老年人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优质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需信息精准有效对接,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圳从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养老服务专员工作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深圳养老床位数达14499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2家,长者饭堂及助餐点379家、居家养老定点服务机构77家;机构托养、社区助餐、嵌入式服务、医养结合、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品种多,类型丰富;与此同时,各项养老政策和制度举措日益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深圳养老服务已迈进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升”全新阶段。
“面对养老服务新模式、新设施的不断涌现,老年人对身边的养老服务资源不了解、不熟悉以及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为深圳养老服务实现再次跨越的新挑战。”深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规范深圳市养老服务专员制度,让老年人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优质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需信息精准有效对接,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规范》应运而生。
据介绍,养老服务专员主要是指运用专业方法,链接政府、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信息登记、需求调查、巡查访视、政策宣传、咨询服务等服务的工作人员。《规范》确立设立养老服务专员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明确了养老服务专员配置比例、配置方式及以购买服务方式;明确了养老服务专员开展工作的任职条件、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确定了养老服务专员开展工作的服务网络、场地来源及其配置要求;规定了养老服务专员的服务内容包括:信息登记、需求调查、巡查访视、政策宣传、咨询服务、资源链接、制定养老服务清单、协助突发应急处置;规范了养老服务专员开展工作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方法;明确了养老服务专员工作任务指标、服务质量要求和教育培训、服务评价、服务改进的要求等内容。
据介绍,《规范》的出台是前所未有的,在深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养老服务体制机制,进一步充实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专员按常住老年人的比例配置,以街道、社区和机构为单位开展定点服务,并整合现有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力量或其他养老服务工作力量以明确工作职责的方式融合配置。内容注重从养老服务供应与需求两方面,突出贴近养老需求的社会实际,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庭链接服务资源,寻找合适的服务载体,并形成养老服务建议清单,引导社会对养老服务的合理预期,为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和打造“老有颐养”幸福标杆城市奠定基础。
(原标题《规范养老服务专员制度,深圳这样做》)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