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挨口岸,罗湖这个9.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范围将建设“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通讯员 陈浪波 刘晓妹 文/图
2023-01-02 22:07
摘要

罗湖以三大口岸片区为核心,划定了9.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范围,将高水平规划建设“罗湖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

川流不息的深圳河上,百年罗湖桥静静伫立。100多年前,香港进入内地唯一的通道便是罗湖桥,而许多港人到内地的第一站,选择的都是罗湖。目前,罗湖区拥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数据显示,2019年罗湖区跨境客流8200万人次,占全市的1/3,是名副其实的“口岸城区”。

而在2022年12月30日举行的首届“双向开放、深度交融”2022年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交流会上,释放出又一个重磅消息——罗湖以三大口岸片区为核心,划定了9.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范围,将高水平规划建设“罗湖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

据悉,未来,罗湖将充分发挥这个区域毗邻香港的优势,按照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有关深化深港澳更紧密务实合作的要求,着眼满足后疫情时代深港合作新需求、新趋势,建好“罗湖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推动两地在商贸消费、跨境金融、专业服务、时尚旅游等领域深度合作,更好服务香港发展,也为罗湖打造消费枢纽提供全新动能。

罗湖打造升级发展区天时地利人和:

拥有深港融合“5个最”优势

在此次2022年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交流会上,罗湖区委常委、副区长夏东化身罗湖“城区推介人”,向与会嘉宾及外界介绍了罗湖推进深港合作的思路和举措。

“罗湖一直都是深港两地互动最频繁、香港同胞最熟悉的城区。”夏东用“5个最”概括了罗湖在深港融合发展方面的优势。

一是“最香港”。据统计,罗湖辖区常住香港居民近4万,占全市常住港人的20%。两地部分村落同宗同源,有着剪不断的血脉亲情。城区的街区尺度、建筑特色和香港接近,拥有“最香港”的城市形态。

二是“最便利”。罗湖区拥有三大口岸,分布均匀、功能互补。城区规划轨网密度位居全市前列,并坐拥南、北双高铁,罗湖口岸与香港东铁线无缝接驳,实现到大湾区中心城市1小时生活圈。“湾区枢纽”称号名副其实。

三是“最生态”。罗湖“一半山水一半城”,拥有全市独一无二的梧桐山、深圳水库、仙湖植物园、弘法寺等生态人文资源。与香港山水相连,深圳河贯穿口岸边界地区,梧桐山往南与香港红花岭相连,形成连绵的生态基底。

四是“最互补”。罗湖拥有近6500家港资企业,在消费、文旅、金融等领域与香港形成了互补协同的发展。城区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资源丰富,产业空间月租金水平约100元/平方米,生产生活成本低、性价比高,公共配套齐全。

五是“最快见效”。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在口岸周边区域拥有大量优质的产业楼宇空间和成熟完善的配套,具有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最快见效的最佳基础。

据了解,基于这“5个最”,罗湖以三大口岸片区为核心,划定了9.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范围,并对该片区人、房、地、企等八大领域数据进行了全面摸底,找准片区发展优势,形成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初步成果。未来,这个片区的发展想象无限、精彩可期!

罗湖打造升级发展区诚意满满:

“1块宝地”和两个“百万”空间“料道”十足

在当日活动中,罗湖重点推介了“1块宝地”和两个“百万”空间,为推进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建设扬帆加速!

——“1块宝地”,即紧挨着罗湖口岸的B1地块,用地面积9.6万平方米,已完成土地纳储,正在开展法定图则调整,未来预计可以释放超3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罗湖希望能与港方合作,在这块土地上探索“境内关外、视同境外”特殊监管政策,实行与香港趋同的税收政策,规划深港共建共管产业园,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地。

图为此次活动中罗湖区亮出的“1块宝地”——紧挨罗湖口岸的B1地块开发效果示意图(以政府最终公告为准)。

——第一个“百万”空间,指升级发展区存量优质产业楼宇空间。在该片区360万平方米存量产业空间中,此次重点推出兆鑫汇金广场、深房广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深城投中心、深圳华润大厦等楼宇,共计110万平方米。罗湖将依托这些存量空间,发挥片区港资企业集聚优势,聚焦深港高端商务服务、特色商贸、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领域,在产业空间、税收、租金等方面通过政策赋能,打造特色产业楼宇经济,做强产业链优势。

——第二个“百万”空间,指升级发展区未来三年将投入市场的高质量产业空间。罗湖将推出大中华环球金融中心、城建云启大厦、深润大厦、友谊城、食品大厦等全新优质楼宇,共计130万平方米。这些新建的产业空间,将为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除此之外,罗湖在深圳河沿线还有约6.4公顷储备土地,在清水河重点区域有超过35公顷优质用地,在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有超过9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在东门活力时尚消费街区、水贝黄金珠宝特色街区、蔡屋围国际高端消费街区、人民南深港融合消费街区、笋岗“家文化”主题消费街区有超过420万的优质产业空间,体现出罗湖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推动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的满满诚意。

罗湖打造升级发展区底气十足:

聚焦6大领域重磅出台“45条举措”

“罗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是大湾区‘桥头堡’,也是深港‘门户’。罗湖始终最大限度发挥优势、最大诚意服务港人港企,真正让港人‘走过来、留下来、融进来’。”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范德繁表示。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指出,将全力为“北部都会区”建设提速,意味着深港合作迈入双向发力、相向而行的新阶段。位于深港“双城三圈”中紧密互动圈的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和联通深港的枢纽门户,具有与香港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有基础、有条件与“北部都会区”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近年来,罗湖在“深港牌”上频频发力,实招硬招不断,为深港联通贡献“罗湖力量”。今年10月19日出台的《加快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建设实施方案》就是其中一个硬招。

该《实施方案》聚焦6大方面重磅推出罗湖加快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的45条举措,在深港两地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例如,在实施基础设施联通行动方面,罗湖将全力推动罗湖口岸升级改造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文锦渡口岸生鲜货运功能转移,打造深港交流门户;在实施人才交流畅通行动方面,将在罗湖口岸旁打造纯港式创新创业基地、在全市率先推出面向“北部都会区”建设的技能人才培训、出台港籍人才发展专项政策,建设深港人才高地;在实施要素跨境融通行动方面,将举办深港通关数字人民币全域消费嘉年华活动、持续深入推进跨境信用改革,促进双向开放、深度交融;在实施产业发展共融行动上,将试点对存量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依托深圳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让更多香港珠宝企业走入内地,助力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在实施公共服务交融行动上,将建设深港家事调解服务中心、支持更多民办学校增设港籍班,便利港人来深工作生活。在实施文化交流心融行动上,将建成罗湖深港融合发展交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深港特色的文化品牌,拉近两地居民“心”距离。

“罗湖区提出来在口岸周边建设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令我印象深刻、十分期待!我们港人朋友都很喜欢来罗湖吃饭、消费,可以说罗湖的港味十足,在罗湖时有跟在香港一样的感觉,而这些都是基于罗湖商贸业的发达。我们很多港人朋友也期望来罗湖发展商贸企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粤港澳大湾区餐饮及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邓智鸿表示,作为一名港人和一名港资企业家代表,很高兴看到深港两地正在越走越近。“比如罗湖出台对港青来深创业的支持政策、对港资餐饮企业来开店提供全流程服务等等,我很高兴看到这一幕。”

龙腾捷旅首席执行官兰艳表示,商贸业本就是罗湖区的主导产业之一,罗湖打造“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正逢其时。“希望未来罗湖能够组团到香港去投资推介,引导更多港人到罗湖、到湾区生活和消费。”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张必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通讯员 陈浪波 刘晓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