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通胀高企、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紊乱……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挑战重重。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中国新一年将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为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向好贡献智慧与力量?在西方部分政客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破局突围,蓬勃生长?
近日,参与中新网线上访谈时,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唐恩,就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预期以及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当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深入解读。
四大挑战:全球经济难走出低迷
苏浩认为,新的一年,全球经济走势面临四大挑战。
首先是新冠疫情的影响。
苏浩注意到,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还是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机构,对2023年全球经济走向评估,相对来说都较为负面。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仍然巨大,疫情下各机构普遍认为,全球经济接下来或将陷入长期持续的低增长。
第二是乌克兰危机的冲击。
苏浩指出,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引发了全球能源危机、导致粮食供应短缺。2023年乌克兰是否能实现和平,还不太确定。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将继续存在,给全球经济结构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第三是美国对自身经济的动作。
苏浩表示,目前美国通胀严重,加息也好,通缩也好,利用乌克兰危机也好,美国为了自保,必须强化美元地位,对发展中经济体甚至其一些重要经济伙伴进行金融上的收割,让自身获益。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造成消极影响。
第四是其他经济体的表现。
苏浩提醒,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表现也需要观察,比如欧盟经济状况不稳定,通胀严重,一些重要的基础商品如能源、电力供应受阻,严重影响了欧洲经济复苏;东亚发达经济体日本、韩国受美元加息冲击,经济发展也有很大不确定性。
一种影响:美国为自身扭曲世界经济
具体谈及美国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苏浩分析称,美国现在正强推所谓“断链”,以及产业上的非正常转移,如要求台积电、韩国企业将芯片生产转向美国。这样做短期内可能会为美国带来一定程度的产业复苏,但长远来看,将导致产品成本大大提升,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消极影响。
他认为,美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不顾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协调发展,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扭曲状态。
马奥尼则指出,美国近来关于重振本国制造业的设想,并未成为现实。接下来几年,美国制造业可能会有一些增长,但这整体上与其对本土产品的需求无法匹配。
而随着美国民主党失去众院控制权,其推动国内立法的能力将受阻。马奥尼表示,美国总统一旦在国内面临阻力,往往会转向权力相对不受限的外交领域,以为寻求连任展示实力。
他分析称,虽然拜登政府在外交上正推动与中国“脱钩”,且未来两年将会看到这种情况加剧,但中国经济已在全球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根本无法把中国排挤出去。除了某些技术领域,美国自身也不能跟中国实现真正“脱钩”,因为“美国太依赖于中国了”。
梳理历史经纬,马奥尼还指出,自两德统一以来,美国、英国长期担心德国再度崛起。美国在脱欧问题上支持英国,以及让德国脱离俄罗斯能源以实现美国自身的战略目标,真正打击了德国工业。
他表示,德国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不得不怀疑美国这次是否借乌克兰危机,以打击德国为目标。他还认为,欧洲正“逐渐意识到”这一说法,因此欧洲试图维护与中国关系的紧迫性增加了。
开放布局:中国是世界经济复苏中流砥柱
苏浩表示,多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30%左右,也将继续担任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尽管美国试图以“脱钩断链”削弱中国经济,但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复苏和制造业的中流砥柱,会继续发挥稳定作用。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也不可替代。
其一,中国继续维持和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美国无法和中国“脱钩”,其需要中国产品支撑以降低通胀。
其二,中国正进行经济发展新布局。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拓展,中国与发展中区域、阿拉伯世界建立进一步的经济合作关系等,都拓展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当中的空间。
其三,作为全产业链的开放型经济体,中国制度性地实施开源、开放式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从长远来看,是利好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动力源。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等博览会外交,一系列高科技产业对外开放论坛等,都是“中国向世界开放,让世界走入中国”的实践。
其四,中国重视构建统一大市场以扩大内需,扩大自身作为世界市场一个重要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以此更好地融入世界。
只要自身经济稳定,中国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苏浩概括道。
唐恩对此分析称,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扮演积极角色,正集中精力打造更多贸易区,特别是在东盟国家。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伙伴,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双方合作不仅有成效,还是可持续的。
对非洲地区来说,中国正帮助非洲国家获得生活必需品,并帮助解决非洲的债务问题;对南美地区来说,中国与南美国家合作,实现资源来源的多样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V”型复苏?新一年中国经济怎么走?
关于接下来的中国经济走势,苏浩关注到,部分世界经济机构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比较乐观。他对此认为,一方面,新冠疫情给中国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冲击非常明显,中国经济下一年可能是低速增长状态,会有一定程度复苏,但复苏的强劲程度还需观察。
另一方面,各国刺激经济复苏,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制造业支撑,而中国作为强有力的经济体、最主要的制造业大国,可以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重大、积极作用。
唐恩则观察到,世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而这对中国有利。
他分析称,新冠疫情期间,一些发达经济体经济开始亏损,如欧洲正迫于压力为食品、能源等大宗商品付出高额成本。欧洲各国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口,现在,如这些国家无法将生产成本降低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水平,那么未来几年,它们的工业产品将无法在欧洲内部生产。
“真正的变化正在发生”,唐恩举例称,为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力,以合理价格生产,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正关闭在德工厂,将生产转移到中国。
而中国清楚地知道,要想具备全球竞争力,必须成为最高效的生产者。中国正开拓自己的利基市场,并继续努力提高效率,通过(产业)集群发展等方式高效生产。唐恩关注到,这在中国政府的五年规划和经济政策当中,都有所体现。
此外,他表示,中国采取“双循环”经济战略的本质,是用消费推动经济并吸引投资,这一战略会起作用,但必须要看发展得有多快。唐恩认为,“后疫情时代”初期,中国或将出现“V”型经济复苏。
(原标题《2023年度前瞻:全球经济复苏多艰,中国将带来新发展机遇》)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