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作品展现深圳的扶贫硕果。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主办、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因美之名——深圳市对口帮扶成果主题美术创作工程及作品展”正在深圳大学美术馆展出。此次共展出55组,近140件文学、美术及公共艺术作品,是一个集美术创作、文学纪实,以及公共影像于一身的一次跨界综合展示。
展厅现场。
记者了解到,此次创作作品展是对“因美之名——深圳市对口帮扶成果主题美术创作工程”的优秀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深圳有西藏林芝、新疆喀什、广西百色、贵州毕节、江西寻乌、广东河源及潮汕地区等60多个县市的对口帮扶地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深圳通过扶持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提供人才支持等措施,为对口帮扶地区,兴旺了产业,解决了就业,便捷了生活,培养了人才。
作为深圳专业的文艺创作机构,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一直以专业学术创作为己任。此次展览不仅展现深圳的对口帮扶成果,也推动深圳在“主题性”美术与文学创作上的学术发展与理论探索,既丰富了“乡村振兴”的艺术内涵,又寓“乡村振兴”以表达“共同富裕”的理念,体现当下中国变革的精神面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故事。
展厅现场。
漫步展厅,精彩的作品映入眼帘。这些展览作品,围绕“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各异的文艺形式与语言,去展现深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当中,其为对口帮扶地区,走上小康,迈向富足的协作过程中的各个侧面。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乡风文明到安居乐俗,从生活富裕到乡村安泰,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以艺术化的手法,努力呈现深圳及其对口帮扶地区合作互赢的繁荣景象。
此次创作工程项目的文学、美术、公共艺术作品描绘和表现了深圳对口帮扶地区的崭新面貌,展示深圳人民及帮扶地区联手在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过程中,所留下的坚定的深圳印迹、所贡献的深圳力量。与此同时,此次展览也是一次探索,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艺术家如何创作出更具时代性,更具时代精神,更具符合“主题性”创作特点且有艺术冲击力的“主题性”文学、美术作品。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具有实验性、开放性、时代性的创作作品展,可以为深圳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上,积累宝贵的创作经验;在打造一支能够进行“主题性”美术创作上,积累深圳的专业力量与人才;在留下具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创作上,积累一批有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主题性”文艺作品,写就新时代经济特区的文艺发展新篇章。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原标题《因美之名,展现大爱!“深圳市对口帮扶成果主题美术创作工程及作品展”亮相》)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