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并敲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农民收入等工作重点。
业内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并进入全面深入推进阶段。下一步,要全面统筹推进,抓重点、补短板,将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新活力,擘画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新图景。
统筹推进“五个振兴”
会议在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强调,要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在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任务。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完成了规划制定、政策体系构建等“四梁八柱”基础工作,各地的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深入推进阶段。他指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地“五个振兴”的进展程度存在不同,亟需全面统筹部署、协同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表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的方针。要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加快注入人才、技术、资本等先进生产要素。
“目前,人才振兴成为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短板。要加快培养当地的乡土人才,并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大学生、农民工、能人以及企业家等外来人才,最大程度撬动更多资金、技术、理念等先进要素,从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韩一军说。
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会议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果说发展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是国家安全的需要,那么发展特色产业,就是乡村发展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需要,以及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累计建成15.6万座初加工设施、5万多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70.6%;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2万多亿元;累计创建1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了一批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较高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下一步,将加快制定完善乡村重点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聚焦“粮油猪、牛羊奶、禽蛋鱼、果菜茶”等12个重点产业,组织实施七大行动,布局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
“未来,还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为农民带来新的增收渠道,为乡村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韩一军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会议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强调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5%以上用于支持帮扶产业发展,比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截至11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278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2年,经过各方面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
“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中的战略地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檀学文表示,下一步应加强对扶贫项目资产的经营管理,完善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基础,将更多普通农户纳入产业和就业帮扶体系。
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会议提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檀学文认为,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落脚点。要注意加强产业发展与农户经济的联系,增强产业发展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当前,各大电商平台积极打通农业供应链,构建‘农户+供应链组织者+消费者’的短供应链模式。这些实践可以更好地联结供应端与线上需求,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电子商务与乡村旅游、种养殖等深度融合,帮助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郭沛指出。
在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方面,檀学文建议,一是健全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普惠公平的劳动力流动和就业;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要素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健全农村市场环境和条件,鼓励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原标题《解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 产业兴农民富 乡村振兴擘画新图景》)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克 三审 余晓泽
读特热榜
1温度记 | 你“燥”吗?新台风+冷空气接连“发力”,深圳最低气温将跌到……
2深圳地下1000米 藏着一座“极限考场”
3空间破界,治理升级!南山又有“无界”大动作
4夜空更“暗”了,经济更“亮”了!外国大V走进深圳西涌国际暗夜社区 Darker Sky, Brighter Economy: Foreign Influencers Visit Shenzhen's Xichong International Dark Sky Community
5记者调查|深圳收藏品市场遭遇“寒潮”:“猴票”价格暴跌75%,多种收藏品价格“腰斩”
6探索者华为和他的麒麟芯 | 大公司
7“深圳校服”亮相国际赛场!“追星小孩哥”实现“零的突破”
8“无界之城”从一条路开始,深圳大学城将建跨校“跑课”慢行道
9首次应急发射,成功!任务纪实来了→
10法国卢浮宫盗窃案最后一名嫌疑犯落网
IN视频
鹏友圈
全国首家宠物气味图书馆空降罗湖,猫狗免费逛!树木、花草、各种动物毛发的味道……专属毛孩子的“气味藏书”,每周更新不重样!你家毛孩子最爱闻什么味道?是草地香、零食味,还是你身上的味道?快来评论区聊聊! *第1、50、100楼的宠主送【咖啡一盒】,盖满200楼加抽3位优质评论用户送咖啡!

在深圳做毛孩子,好幸福!不仅有宠物专属的“气味图书馆”,还有宠物火锅店、宠物公园……你还知道哪些适合毛孩子去逛的地方,快来鹏友圈安利吧! 【本期话题】#羡慕深圳毛孩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12月1日 【活动规则】带话题分享你认为值得一去的宠物友好地点,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
00:30深圳宝安区草皮草坪基地百慕大马尼拉台湾草大叶油夏威夷
01:0320251125葵涌街道常规控烟督导宣传活动

早年经历 1969年,潘美辰出生在中国台湾,她的出生给家人带来喜悦的同时,还增添了压力,因为她上面还有个哥哥。为了能够给两人更好的生活,她的父母不停的打工维持生计,生活虽然很贫困,但好在一家人都在一起,生活的也是很快乐。幼时的她在家里,没有大人的陪伴,而哥哥有需要上学,潘美辰就去和同龄小伙伴玩,但没想到的是,其他提小朋友并没有接纳她,反而聚众殴打她。也正是这个时候,放学的潘协庆看见她被打,本就护妹心切的他,直接上去和他们殴打在了一起,最终也是仗着年龄的优势,都被打跑了。而他救妹妹的身影,也被潘美辰深深的记在脑海里。再加上仅靠打工,只能维持正常生活,并不能让潘美辰真正的拥有属于自己的衣服,她只能穿着哥哥不穿的旧衣服,以至于后来的她一直都是走着中性风。而后来的她,一直穿着哥哥的旧衣服,就连行为举止都已经逐渐男性化,母亲看不下去想纠正她,但是宠妹狂魔的哥哥劝解了母亲,并表示以后长大了会好的,也是这样母亲没有在干涉。而母亲也是看到了生活的窘境,为了能够多挣一点钱,去有钱人家做女佣。当时的潘美辰虽然年纪尚小,但她会在空闲的时间,去帮助母亲做活。但是以外就是来的这么突然,在一次来到主人家时,屋内传来的钢琴声吸引了潘美辰。于是,趁着钢琴屋没人时,跑过去弹钢琴,尽管那时的她不知道如何弹奏,但音乐的声音,还是使她沉醉其中。也正是因为这次的举动,让她的母亲失去了这个工作。但母亲并没有骂她,知晓她对音乐感兴趣后,直接勒紧裤腰带给她买了一架手风琴。潘美辰 尽管潘美辰没有钢琴,但有了手风琴的她,异常开心,每天都练习手风琴。尽管没有专业的学习,但她的天赋却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年龄的增涨,手风琴不能满足潘美辰的音乐梦,为了接受专业的知识,她希望家人能够同意她外出求学,但父母并没有同意,倔强的她直接在门口跪了三天三夜。也是因为父母看见了她的决心,无奈同意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