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1年9月,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当前,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
——2022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2年4月10日下午,习近平在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的讲话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2022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调研,同正在清理荷塘的村民亲切交流,询问春耕备耕情况。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要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推动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本来就晃晃悠悠,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下一步,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绝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2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标题《学习语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1彻底火了!深圳卖断货,你“豚”到了吗?还有人排队集章→
2“十五运会”带动当地文旅热度攀升 深圳大运中心附近酒店预订量猛增1.25倍
3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出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4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海底光缆通信网 助力珠海“海上新基建”
5全国首部!《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管理规定》出台“码上护企”
6@宝安人:“空港新玩法,会展超新鲜”浪漫交友、草坪音乐会、热血拳赛……这场邂逅太会玩了
7泳池里的“小不点”——11岁董姝含的全运初体验
8商务部回应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
9特写丨转身告别“辽粤”的江湖
10美股速递|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英伟达跌近2%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光影逐梦,声动丽水!企摄协(深圳)会员个展亮相2025丽水摄影节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 通讯员 盛传海)11月8日,以“新质创造 万象竞生”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摄影界的年度盛会,本届摄影节以开放性、国际性、学术性、产业性、多元性五大特色惊艳亮相,七大展区联动呈现18531幅全球佳作与1335个精品展览,各项数据均创历届峰值,为观众带来沉浸式光影盛宴。 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受邀参展,携两大核心内容登陆摄影节,绽放独特影像魅力。其中,第十三届“沣标杯”国际听障摄影展重磅亮相,用无声镜头捕捉世间温情与生命力量,传递跨越语言的视觉共鸣;同时,协会王琛、陈德高、陈玉春、卢绮平、罗晓韵、刘小惠、吴永坤、雷尊惠8位优秀摄影师的上百幅力作集中展出,作品涵盖人文纪实、自然风光、艺术创作等多元题材,以精湛的摄影语言诠释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摄影盛会中,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以影像为桥,既展现了协会会员的创作实力,也为丽水摄影节注入了来自深圳的艺术活力。油泵厂园区3号馆内,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独特故事,诚邀各界摄影爱好者莅临品鉴,共赴这场光影之约!#读特小记者#

赏花拍照。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