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曾兄
作者:彭庆元
音频制作、技术处理:邬运河
图片来源:宝安日报、深圳特区报、晶报、新华社、图虫创意
录音时间:2022年12月20日
//
读一首诗,品一盏茶,寻一份静,走进曾兄靓声读书会,让我们一起分享阅读及朗读的心得体会。
冬至社区的早晨
彭庆元
晨风撩起了长夜的纱巾,
曙光照亮了家家的窗棂。
城市从甜蜜的梦境中醒来,
到处是鸟雀的欢叫活跃的人群。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你好!”“早晨好!”
亲切的话语像和暖的春风。
即使见面时一个会心的微笑,
也满含着无语的问候与温馨。
(图源:图虫创意)
空气中飘散着桂花的芳香,
草坪上追逐着孩子的笑声。
邻里相约并肩挽手走向菜市,
为崭新的一天去采集欢欣。
(宝安日报记者 蔡维泽 摄)
广场上响起了美妙的音乐,
老人们舒肩展臂结队成群。
太极拳应和着悠扬的旋律,
木兰扇打开了迟暮的青春。
(宝安日报记者 郭航 摄)
巡夜的保安收走了最后一丝疲倦,
清洁员梳理着飘满落叶的小径。
花木工用剪刀精心修理着小树,
为小区打扮出一副美丽的面容。
(宝安日报记者 蔡维泽 摄)
而此刻,小区管理员正筹划着:
怎样让社区的居民生活得更加温馨?
星期日,要增加一场广场文艺演出,
一个月,要安排一次科普电影放映。
(宝安日报记者 杨奕 摄)
到处是友好和善的话语,
到处是热情洋溢的场景。
偶尔也有几句不伤和气的争执,
彼此一串笑声就化解得无影无踪。
(宝安日报记者 张小葵 摄)
白发老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
幼儿园敞开了欢笑的大门。
而学校操场上广播操的音乐,
放飞了蓝天上翱翔的鸽群。
(宝安日报记者 邹扬科 摄)
啊,这就是我们可爱的社区,
这就是社区可爱的早晨。
这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温馨家园的缩影。
(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图)
一年中有三百六十五轮朝阳升起,
社区就有三百六十五个这样清新的早晨;
一年中有十二个月份的春夏秋冬,
社区天天展现出这样生机勃勃的图景。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啊,
诗意的栖居让我们彼此放心贴心。
因为这是我们筑造的社区啊,
无论你来自天南海北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深圳特区报图片库)
如果需要帮助,我们是你热情的双手;
如果需要支持,我们是你坚实的臂膀;
如果需要关爱,我们是你和煦的春风;
如果需要温暖,我们是你火热的心胸!
(新华社发 储焱 摄)
帮助、支持、关爱、温暖,
社区营造的正是这样温馨的环境。
春风、朝霞、赏心、愉悦,
心灵呼唤的正是这种时代的文明。
(图源:图虫创意)
祝愿社区居民家家幸福安康,
祝愿深圳不老年年大步流星。
祝愿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岁岁松柏长青,
祝愿亲爱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作者 彭庆元
彭庆元,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化行政管理与文艺创作,出版有《天涯芳草》《艺穗集》《行走的足音》《凝固的诗情》《家园之恋》等十二种散文、诗歌集。武汉大学毕业,1994年由湖南省文化厅调入深圳。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北京文艺》《山花》《花溪》《湘江文学》《作品》《深圳特区报》等省市级以上报刋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歌词近3000篇,400万字。部分散文、诗歌、歌曲获奖。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