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国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南渡江碧波浸润海口,白鹤滩绿电泽被华东,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在珠江口盆地投产。
粮食安全保障有力。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这一重要判断,既是对今明两年我国经济形势的科学分析,也是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长期趋势的精辟概括。
稳字当头,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不断巩固
今年以来,“三重压力”持续显现,超预期因素冲击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直面风高浪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大局,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在坚持中赢主动。
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防控政策持续完善。6月,第九版防控方案印发;11月,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12月,“新十条”实施……今年以来,新冠肺炎防控方案、诊疗方案不断优化调整,中国是目前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了根本条件。
加大援企纾困、稳预期强信心,市场主体减负前行。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截至11月10日,全国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截至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8%;截至11月底,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形成合力,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不断巩固。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市场主体2201.6万户,同比增长3.1%,保住市场主体就是保住了社会生产力。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于变局中开新局。
广东佛山,政府牵线,20多家制造企业组团赴欧“抢单”。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小江获得2200多万欧元新订单,“刚申报了出口退税,又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改革红利接二连三,企业干劲更足了。”
宝马集团沈阳里达工厂投产,诺和诺德在天津第八次增资扩产,松下集团将冷链设备生产、销售等更多业务板块转移至中国……今年前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4.4%。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今年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反垄断法完成修改,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实施,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四大展会轮番登场……改革的步子稳健有力,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磁力越来越强。
——统筹发展和安全,未雨绸缪、兜牢底线,在危机中育新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手抗灾情、抢农时,以超常超强力度确保粮食增产,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一手建设高标准农田、打好种业翻身仗,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能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保供应、稳价格,全力夯实能源生产基础,1至11月,全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7%、3.0%、6.4%,居民用电、用气价格始终保持基本稳定。同时,坚定推进能源供给结构,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通堵点、畅循环、强弱项,今年以来,搭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协调平台,加快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们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今年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环比增速由二季度下降2.7%转为增长3.9%。经济增速企稳回升的同时,就业物价总体平稳。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全球通胀高企之时,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前11月平均同比上涨2.0%,远低于欧元区、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涨幅。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回顾今年经济运行特点,“稳”是鲜明底色,“进”是昂扬旋律,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坚定有力,中国式现代化画卷徐徐铺展。
创新发展的活力奔涌。“天舟五号”太空速递,“深海一号”昼夜通明,“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华龙一号”全面投运,大国重器再立新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1至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个百分点。
协调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日新月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朝气蓬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蹄疾步稳,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城乡共谱“协奏曲”,区域合唱“山海情”,高质量发展底盘更稳。
绿色发展的动能强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新建建筑“绿色化”已超90%……产业转型加快,减排降碳发力。
开放发展的步履坚定。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438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代表性首发,第五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35.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惠及全球。
共享发展的成色更足。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即申即享”,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继续上调基本养老金惠及约2亿人……兜牢民生底线,落实惠民政策,发展成果温暖民心。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
行稳致远,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要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愈挫愈勇、迎难而上,抗压实力更加强劲。
上汽临港乘用车基地总装车间里,员工们干劲十足。临港基地整车厂总监陈培锋介绍,“11月我们开足马力,产量已达4月份的3倍以上。”
疫情防控不可避免地对经济运行造成短期冲击,但困难面前,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2020年,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2021年,湖北经济总量迈上5万亿元台阶,重回全国第七位;今年3月,深圳从按下“慢行键”到产业链供应链稳步返场,历时不到10天……
今天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及2.2亿人的人才资源总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拥有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形成了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坚固底盘。基本面决定了“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将不断提升。
——统筹兼顾、审慎有效,驾驭能力更加娴熟。
税费缓缴、租金减免、消费补贴……今年,各地援企纾困政策持续出台。“11月刚拿到一笔免担保抵押的500万元贷款,政策急我们所急,别看外部市场波动大,今年企业出口营收已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20%。”南昌市的江西洛杉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斌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非凡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娴熟能力、引领中国发展的高超智慧,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充分发挥最大制度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必将更加强劲。
——改革引领、披襟向洋,内生动力更加澎湃。
打开“渝快办”手机应用,点击“开办企业一网通”,不到两小时,远在1700多公里外天津的李媛,就完成了在渝开办公司的申请手续,企业营业执照、印章、发票等材料则从重庆免费邮寄到天津。李媛点赞,“政府费心,企业省心。”
桥吊抓举,卡车穿梭,船来货往,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提前34天达到去年全年总量水平。宁波舟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剑宏感言,“加快双向发展,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用好“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超过1.6亿户市场主体必将释放更大活力和创造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原标题《稳中求进,中国经济韧性强——行稳致远·2022年终经济观察①》)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越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