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市勇挑大梁 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国稳增长作贡献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2022-12-15 00:33
摘要

深圳,作为年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的经济大市,坚定扛起经济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坚决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局面和国内外超预期因素交织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深圳,作为年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的经济大市,坚定扛起经济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坚决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

今年以来,深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深圳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为明年和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双统筹”助实体经济渡难关

2022年以来,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叠加和交织,给深圳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深圳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中央、省一揽子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有重点、有节奏地出台实施助企纾困、工业增速提质、联动生产端促消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等5个“30条”政策。截至目前,这些政策为企业减负超过15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50万家次。

实体经济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深圳以纾、降、补、保、促、帮“六字真经”,全方位加大中小微企业纾困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纾----

加大纾困力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推动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和贷款金额大幅增加,截至10月底,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

降----

持续实施降成本、降费率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全市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惠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1万多家,降低年用电成本约20亿元。

补----

加快发放补助资金,“免申即享”直达助企,资助金额共55亿元。

保----

加大出口信保统保支持,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走出去”。为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预计覆盖超过2.9万家外贸中小微企业。

促----

积极推进“小升规”,加快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今年共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28家;年底前将认定深圳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超1.2万家……

为夺取“双统筹”的“双胜利”,深圳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各项政策的连续性、有效性,并根据复杂多变的新形势适时“出新”,制订出台新的稳增长、促消费政策。

就在几天前,深圳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等政府部门密集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包括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信息化产业稳增长奖励、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业保险及新一轮家电数码产品购置补贴、购车补贴、促进文体旅游消费等政策。这些政策甫一出台,即受到广大企业和市民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响应。

各区也打出惠企纾困政策“组合拳”,与市一级政策形成联动、配套和呼应。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高度协同、默契配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在稳增长、稳就业、稳市场主体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确保深圳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咬定高质量发展不松劲

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的显现和一系列积极因素的积累影响,深圳经济不断向好的方向稳步发展。GDP增速从一季度2%,到二季度3%,再到三季度3.3%,呈现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局面,彰显出发展的韧性、稳固的基本盘和高质量的成色。

坚持制造业当家,稳住基本盘。工业是深圳的脊梁,其中又以制造业为绝对主力。根据全省统一核算,前三季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8364.64亿元,同比增长5.2%,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从前三季数据可以看出,工业基本盘之稳,是深圳经济保持韧性、持续向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表示。

统计显示,前三季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智能手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17.3%、130.0%、37.4%、28.7%。

“专精特新”企业表现亮眼。全市3040家规上工业“专精特新”企业,今年以来增速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前三季合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对基本盘的稳固和经济稳增长起到了较强支撑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前三季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370.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高于一季度4.6%和上半年7.2%的增速,呈逐季加速态势。

从20个产业集群看,智能网联汽车增长44.5%,较上半年提升9.1个百分点;新材料(22.6%)、高端医疗器械(14.1%)、软件与信息服务(12.8%)、海洋经济(10.1%)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增长10.7%,较上半年提升5.7个百分点。

“不仅要看当前统计数据,更要看未来的发展潜力。工业投资就是一个重要指标。前三季,深圳工业投资增长35.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7.2%。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对未来发展有信心、对投资深圳有信心;一方面说明深圳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市统计局负责人分析。

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连续出台稳增长、促消费各项政策的同时,深圳还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着眼未来,酝酿和制订新的产业规划及政策,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培育产业新动能。

6月6日,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先进制造中心、科创中心。

“20+8”产业政策重在培育“进”的新动能,勾勒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专家认为,“20+8”并非为稳增长一时之需,而是从内在需求及长远战略出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谋划路径、指明方向,彰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圳视野”“深圳担当”“深圳作为”。

在科学谋划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深圳同样重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钟表、服装、眼镜、珠宝、家具、皮革等深圳优势传统产业,是“深圳制造”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产品质量、产量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一定地位。深圳通过技改专项资金等政策杠杆,帮助和推动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持续开展“时尚产业网上行”活动,为传统产业迈向时尚产业助力。

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时尚产业增加值将达420亿元,营收超500亿元的企业1-2家,超百亿元企业3-5家,超50亿元企业8-10家。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深圳针对具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产业,实施“强链”;基础薄弱和受制于人的环节,实施“补链”;前沿高端和尚为空白的领域,实施“造链”。

一批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出现在今年深圳重大项目建设计划中,足见深圳坚持制造业当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念与决心。大产业即“20+8”,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是两大风口;大平台即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以及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5G中高频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超高清视频等创新中心;大项目为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华润微电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等一批百亿级工业项目。

日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提出,要拿出冲刺状态,分秒必争,全员行动,以最快速度抓紧抓细抓实经济运行、民生和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努力争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最好的结果,并为明年和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更好展现深圳的担当作为,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经历冬天的脚步,必将在春天回响。拼劲十足的深圳人,正满怀信心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原标题《经济大市勇挑大梁 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国稳增长作贡献》)

编辑 李怡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王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