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深圳特区报“金融风云榜”评选活动诞生。2022年,第十六届金融风云榜如期而至。自11月18日起,本报已陆续展示参与评选的上榜机构的品牌与服务,权威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能力为金融机构良性发展搭建了重要的平台,金融与媒体的互动与合作也日益深化,为企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空间的同时,更为市民奉上了精彩纷呈的丰富资讯。本期将继续展示参与企业的相关成就。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积极响应“教育强国”的号召,支持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加快缩小与其他地区教育差距。去年5月,“爱·信·汇”公益平台联合公益组织在国家重点帮扶的三区三州之一—甘肃省临夏州,为当地五所学校捐建的“梦想中心”多媒体教室揭牌,并开展为期五年的素质教育配套课程“梦想课程”。
截至目前,中信银行信用卡“爱·信·汇”公益平台现已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校捐赠近200间“梦想中心”多媒体教室及配套课程,开展了12届员工志愿者“梦想支教行”活动和“分享·爱”慈善义拍活动、10届“公益夏令营”。累计已有超600人次的员工志愿者提供公益支教服务,提供了超过2400小时的公益时长,每年惠及师生超过16万人。中信银行信用卡通过搭建平台,已累计号召120万人次捐赠信用卡积分,持续发挥优势,连接持卡用户与社会各方,支持偏远地区的素质教育发展。
作为首家进驻深圳的异地城商行、也是目前北京银行系统内规模最大的外埠分行,2022年,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已扎根深圳十四载。
14年来,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坚持党建引领经营发展的方向,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积极参与“双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优异的经营业绩,实现了分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断擦亮北京银行“京”字招牌。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大力响应国家战略,支持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目前,分行管理表内外资产总额超2400亿元,累计服务各类客户超37.3万户,投放信贷资金超70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占比超90%,普惠市场份额稳居深圳城商行第一,分行还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连续三年承办“创客中国”深圳市专精特新大赛,承销全国首批5G通信领域科创票据,服务“独角兽”“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余家,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占比超40%。
作为全国首家同时采纳“赤道原则”“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城商行,“绿色银行”已成为江苏银行的一张亮丽名片。6月,经有关部门的的认定和评审,江苏银行深圳福田支行通过存续期审核为绿色金融机构,江苏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获评“绿色金融机构”,成为新认定的深圳市2022年度十家绿色金融机构之一。
江苏银行深圳分行积极拓宽实体经济的绿色融资渠道,落地了“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并购贷款”、“绿色海外债券”、“绿色融资租赁保理”等创新举措,动员和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逐步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6月28日,该行成功落地全国首单标准化、规范化的绿色担保品质押存放业务,涉及绿色债券担保品规模超1亿元。截至目前,江苏银行绿色融资余额已超2500亿元,同比增速超60%。该行绿色信贷的各项贷款占比在中国人民银行直管的24家银行中排名前列。
今年以来,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党委组织成立中共宁波银行深圳分行抗疫临时党支部和抗疫志愿服务小组。积极号召分行各党支部党员加入临时党支部,支援一线抗疫工作,共同抗击疫情。宁波银行深圳分行主动联系慰问多个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关心了解一线抗疫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情况以及需要的帮助,并及时捐赠相关急需用品和生活物资。宁波银行深圳分行立足“金融为民”理念,彰显社会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助力政府疫情防控工作。
自疫情以来,宁波银行深圳分行持续加强普惠相关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抗疫情、送关怀”主题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宁波银行深圳分行高度重视落实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工作,针对普惠型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实行专项优惠,同时开展“抗疫情、送关怀”等活动,推出15亿免息贷款额度,向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利率折扣券、免息券等优惠政策,全面实现多项手续费的减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今年以来在绿色金融方面的金融创新亮点频频。
积极拓展绿色债券项目。该行以绿色债券作为工作落脚点之一,产品类型覆盖了绿色永续债、绿色公司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近日,该行还克服债市动荡的不利影响,落地承销了30亿规模的“22华润银行绿色债”,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这也是上海银行首单绿色金融债券。此外,还成功投中“全国首单民营高速收费收益权ABS”和“深交所首单碳中和汽车租赁ABS”项目。除在债券领域积极参与各类型的“首笔”“首单”创新型债券品种的承销发行工作外,上海银行深圳分行还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更多可能。
深圳碳排放配额质押贷。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在流动资金贷款项下新增“深圳碳排放配额质押贷”产品,为符合条件的“持有SZEA 并已被纳入深圳市配额管理或交易所碳排放交易机构投资者”的企(事)业法人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杭州银行深圳分行成立于2008年11月28日,立足本地市场14年来,为当地企业、居民提供了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秉持“责任创造价值,高效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理念,杭州银行深圳分行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良好表现赢得广泛认可。2018年,前往贵州毕节某小学开展教育扶贫行动;2019年,赴广东河源林布小学开展扶贫助学活动;2020年,赴河源市紫金县招元村开展捐赠助学活动;2021年,联合南山区金融行业协会赴广西资源县开展“心手相连 启‘杭’未来”助学活动;2022年,开展以“消费帮扶”方式采购采购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连续三年联合深圳市血液中心,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献血志愿服务活动;新冠疫情以来,组织开展各区抗疫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筑牢防疫底线。杭州银行深圳分行将一如既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履行社会金融责任贡献“正能量”。
编辑 冯靖娴 二审 朱海燕 三审 吴向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百年工运·月满华章——大富社区工联会开展双节同辉游园活动 (通讯员:大富社区 张川梅)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正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中秋国庆来临之际,观澜街道大富社区工联会于9 月 26日在共联都市智谷园区开展了以“百年工运·月满华章”为主题的双节同辉游园活动。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共联智谷园区企业工会会员、职工群众等共150余人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工会百年历程,共话团圆情谊,共贺祖国华诞。 在“互动游戏区” 里,套圈、投壶、丢沙包、蒙眼敲鼓、猜灯谜等项目也是热闹非凡,每个人都能 “一展身手”,领取自己喜欢的小奖品。有企业职工表示:“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今天这个亲子游戏特别好,既增进了感情,又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表示:“工会成立 100 周年,不仅是一个历史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社区工联会始终与职工同心同行,未来,工联会将继续秉持 “服务职工、共建家园” 的理念,开展更多接地气、暖人心的活动,让工会成为职工最信赖的 “娘家人”,助力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此次游园活动不仅为企业职工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更凝聚了工会力量,增进了职工间的情谊。下一步,大富社区工联会将以成立 100 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 “工会温度” 温暖每一位职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