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作为一座热爱足球的城市,是首批“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之一,多年来积极推广足球运动,注重足球人才的挖掘培育。今年以来更是捷报频传:1月,新会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县(区)”;10月,江门新会队在2022“我爱足球”全国五人制足球青少年锦标赛(女子U17)中夺冠,成功获得江门市首个全国足球赛冠军;12月,在2022“我爱足球”全国五人制足球青少年锦标赛(女子U15)中,江门新会队、梁启超纪念中学队分别获得亚军、季军……
近年来,新会区大力落实“人才倍增”工程,着力引进培育体育人才,出台《新会区‘强师兴教’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方案》,对足球等类别国家级运动健将的各类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并为体育教师、教练员、运动员评定职称、申请补贴等提供方便快捷通道。
“目前,全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体育人才317人,其中属于新会区高层次人才的有78人。高层次人才可享受购房、租房、生活等各类补贴和子女教育、就医保障等人才服务。”新会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每年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校园足球教学比赛,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训练方法。
足球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学校。结合推动校园足球特色教育可持续发展,新会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邀请或聘请新会区足球协会、广东珠超足球俱乐部、宏之会足球俱乐部的专业教练员进校提供技术指导。
普及为重,以球育人。新会区还按照地域划分出三个片区——以圭峰会城为示范点的中心片、以睦洲镇为示范点的东片、以大泽镇和双水镇为示范点的西南片,组建校际足球联盟,形成校、镇、区三级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了学校有班际比赛、镇有联赛、片区有选拔赛,区进行决赛,决赛冠军参加市比赛的模式。
2016年起,广东珠超俱乐部相继与会城天禄小学、梁启超纪念中学合作,共同组建珠超少年梯队,开展校园足球训练,近年来培养出雷于卉、杨朝丽、易美欣等出色的青少年球员,为广东省五人制足球持续输送“生力军”。此外,新会区足球协会在新会尚雅学校、新会文华小学、新会东区学校,以及大泽镇等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训练,成功培养了一批足球人才。
通过完善配套强保障、外引内培强师资、竞赛选拔强人才,新会区已建立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对接招生机制,如会城天禄小学足球运动员可直升至梁启超纪念中学就读和训练等,为优秀足球人才成长、发展和储备创设政策机制。
截至目前,新会区共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0所,占全区中小学总数比例达27.5%,足球特色教育覆盖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初步实现“城镇+乡村”“传统校+新建校”“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发展。
以“人才倍增”工程引领足球人才培育,以特色教育带动足球运动普及,新会区切实推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向前。
(原标题《“踢”出全国冠军!江门新会大力引进培育足球人才》)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朱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