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天使还是魔鬼?

新华社
2022-12-10 16:30
收录于专题:2022卡塔尔世界杯
摘要

我们用卡塔尔世界杯上几个案例分析一下,VAR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今后又应当怎样改进?

激战正酣的卡塔尔世界杯

有一个名字的热度

甚至超过了梅西和C罗

屡屡在关键时刻决定比赛

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也许你已经猜到

它叫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

四年前的俄罗斯世界杯上,VAR已经开始使用。2022卡塔尔世界杯,VAR技术得到加强,还最新引入了SAOT(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

但卡塔尔世界杯进行至此,VAR却引发了更多争议,有人甚至惊呼,VAR会毁了足球。

我们用卡塔尔世界杯上几个案例分析一下,VAR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今后又应当怎样改进?

案例1:1.88毫米的压线球

本届世界杯争议最大的VAR案例,莫过于小组赛第三轮日本队与西班牙队的比赛。

比赛进行到第51分钟,三笘薰从底线将球勾回来,田中碧接球破门。

从转播画面来看,这个球已经越过了底线,但VAR回放确认,此球没有整体越过底线,进球有效。此后有人分析,此球距离出界还有1.88毫米。

一时间各种段子开始在网络上飞。其实,这个球争议如此之大,有很大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视频助理裁判看到的关键内容没有实时显示在球场大屏和电视转播上。

在比赛结束18个小时以后,国际足联才通过社交媒体,公布了门线摄像机的录像↓

案例2:喀麦隆失而复得的进球

小组赛第二轮喀麦隆队对塞尔维亚队。

比赛进行到第63分钟,阿布巴卡尔接队友传球后形成单刀,面对门将一脚挑射破门,但边裁举旗示意此球越位。阿布巴卡尔没有庆祝,自己也接受了越位的结果。

然而,主裁判通过观看VAR回放,做出了改判的手势,宣布进球有效,连进球的阿布巴卡尔都觉得不可思议,感觉白捡了一个球。

随后VAR给出了由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3D重建的画面,显示阿布巴卡尔没有越位。

肉眼分辨的现场实况与3D重建录像的差距让不少网友说自己“眼都瞎了”,在普遍更愿意相信“眼见为实”的大背景下,甚至有人提出,3D重建是不是会存在被人为操控的可能。

案例3:得不到的点球

小组赛第三轮,乌拉圭队与加纳队的比赛进行到下半场,乌拉圭队努涅斯在禁区内倒地,主裁判没有判罚点球。

在视频助理裁判提示下,主裁判观看了VAR回放,但维持决定,没有判罚点球。

补时阶段,乌拉圭队卡瓦尼再次在对方禁区倒地,主裁判拒绝判罚点球,而这次他拒绝了观看VAR回放。

这两个可能的点球对乌拉圭队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只要多进一球,就可以挤掉韩国队以小组第二出线,气愤的卡瓦尼在回更衣室的路上,一拳打倒了VAR设备。

这个案例争议的焦点在于,面对VAR提供的证据,主裁判仍然有最终的决定权,甚至是否启用VAR回放,也是主裁判说了算。

这固然是规则,但对观众和球迷来说,难免会有不同场次标准不一的直观感受,特别是在涉及球队命运的关键时刻,统一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有人说,VAR让比赛频繁被打断,足球失去了其特有的美学特征。随着技术的迭代以及更加合理的应用,相信这一点会慢慢改进。

但是现在和可见的未来,VAR都无法保证绝对公平,因为在足球场上,公平不是一个绝对客观的词汇。

然而,国际足联可以做到的是,让公平更加可见。相比一个最终的结果,球队和观众都更希望看到VAR的整个决策过程,而且是越快越好。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技术更透明,才能确保技术不会被滥用,甚至反噬公平。

无论如何,足球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拥抱科技是必然的选择,否则足球将在未来成为躺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而今天关于VAR的一切插曲,最终都会成为历史进步的背影。

(原标题《追光 | VAR,天使还是魔鬼?》)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刘一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