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到汕头学习考察。
这次考察的背景特殊。首先,是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两个经济特区的一次深度互动;其次,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广深都市圈规划浮出水面的背景下,近期广东省内各城市之间的互动合作十分频繁;第三,是今年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词汇,比如,形成“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双核就是深圳广州,双副中心则是汕头、湛江,广东明确提出探索推动广州、深圳与湛江、汕头深度协作。
在这多重背景加持下,此次深圳与汕头的互动,也成为广东加快城市间合纵连横、抱团发展的又一重要布局而备受关注。
小政注意到,此次深圳市党政代表团到汕头的学习考察虽然只有1天时间,但行程满满,信息量很大。
深圳市党政代表团此行都到了哪些地方,考察了什么事项?
据小政了解,深圳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到了1860年开埠、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汕头港的广澳港区,察看了码头建设进展,详细了解了汕头的交通规划以及深圳-汕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情况;
代表团还来到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有限公司,考察了海上风电智能制造生产线;
在礐石大桥南岸公园项目现场,代表团听取了汕头内海湾环境提升工程规划和进展情况;
在全国唯一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代表团实地考察了位于试验区核心区的亚青会主场馆项目建设,听取试验区规划建设情况介绍等等。
随后,深圳和汕头两市召开了深度协作座谈会。
广东汕头礐石大桥
在一天的行程中,小政梳理出这样几个重要信息点:
1、40年之际两个经济特区要深度协作再发力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经济特区怎么建提出新的要求,强调“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经济特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继续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
而深圳、汕头作为最早设立的一批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两个经济特区开展深度协作,不仅对于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使命作用也意义重大。
据悉,在座谈会上,两市领导都对两个经济特区开展深度协作表达了很强意愿。希望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双向发力、服务大局,发挥经济特区更大的作用。
2、“双核+双副中心”战略加快落地,广东加大决心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
今年的广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探索推动广州、深圳与湛江、汕头深度协作,形成“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小政认为,最终目的是破解广东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尽管过去31年来广东的经济总量一直高居全国第一,但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差距过大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顽疾,“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句话是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写照。
为破解区域失衡问题,广东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核一带一区,即将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为三大板块: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专家分析,尽管粤东西北都属于发展滞后地区,但是粤东、粤西与粤北有着很大的不同。粤东和粤西沿海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拥有很多优良港口资源,可以通过港口布局一些大项目,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广东汕头港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形成带动全省发展的主动力源。打造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支持汕头、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汕头和湛江这两个省域副中心,体现的思路就是要通过珠三角带动东西两翼发展,是为了全省均衡发展所进行的布局。其中,汕头是粤东大潮汕地区的中心,可以带动粤东地区的发展。而由广深带动汕头、湛江发展,有利于这两个省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提升集聚资源要素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
在今年的广东“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陈汝鑫就曾提出,为推动广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应通过广深“双核”向沿海经济带,特别是汕头和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延伸布局,带动全省加速发展。
陈汝鑫分析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沿海经济带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沿海经济带与“双区”在市场、产业、政策上的对接,推动“双区”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特别是汕头和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延伸布局,打造沿海经济带、产业聚集带、滨海旅游带,带动广东周边城市加速发展。
3、深汕在诸多领域可深度协作
“核”与“副中心”如何深度协作?从今天深圳代表团的考察安排中也可窥见一斑:
首先当然还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交通引领也是此轮广东各城市间协同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汕头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
另外,粤东和粤西沿海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拥有很多优良港口资源,可以通过港口布局一些大项目。今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在东西两翼布局更多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支持各市建设临港经济区、滨海新区等平台等,提升产业承载力和带动能力。这是粤东粤西的重大机遇,也是两市协作的重要抓手。
此外,汕头侨乡经济极具优势,拥有全国唯一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在今天两市召开的深度协作座谈会上,两市主要领导就提出,要推动深圳创新、产业、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与汕头沿海开放、侨乡经济等优势结合,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度协作模式。找准协作契合点,做到有利于两市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有利于提高发展的平衡性、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撰文 崔霞 綦伟)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