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中华文明”之于谦仁爱诗词讲座“云端”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婷姻 文/图
2022-12-07 14:37
摘要

近日,‘诗说中华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居民素养提升系列活动之龙珠学校专场讲座通过腾讯会议顺利开展。

近日,“‘诗说中华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居民素养提升”系列活动之龙珠学校专场讲座——“爱养苍生如赤子”于谦仁爱诗词讲读会在线上顺利开展,邀请了文化学者、作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南方科技大学致仁书院导师刘建彪担任主讲嘉宾,讲述于谦的生平及其仁爱诗词,引领龙珠学子感受诗人的高风亮节与深沉醇厚的家国情怀。

讲座开始,刘建彪以于谦巧答对联的小故事吸引在场学生的注意力,“于谦幼时随家人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说‘今日同上凤凰台’,于谦听后不假思索,立即对答曰‘他年独占麒麟阁’,由此可见,于谦小小年纪便心怀大志。”刘老师进一步指出,于谦从小立下以天下为己任之志,是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于谦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正直仁厚的秀才,祖父敬仰文天祥,收藏有文天祥画像。于谦自幼景仰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的报国大节,尤其崇拜文天祥,他把祖父收藏的文天祥画像放在书桌侧面,时时瞻望激励自己。”因此,刘建彪认为,于谦成为大丈夫、真豪杰和民族英雄并不是偶然,而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他以于谦为例,鼓励大家重视立志,向榜样学习。

“于谦有石灰风骨与煤炭精神,那什么是石灰风骨、煤炭精神?”刘建彪指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托物寄怀,以石灰作比,表达自己不畏艰辛、不怕牺牲、为国尽忠的心志及清白正直的崇高气节,此谓“石灰风骨”。刘建彪接着阐释,“煤炭精神”则在《咏煤炭》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于谦通过吟咏煤炭燃烧自我、甘于奉献、为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的精神,抒发了愿意为天下苍生、国家社稷牺牲自我的高尚情怀。

刘建彪表示,于谦的仁爱精神体现在爱国、爱民、爱自己三方面,以百姓利益为先、以国家社稷为重是其爱国爱民的生动写照,而爱自己是指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刘建彪结合多首诗词,详细讲述了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的爱国之情、“但愿风调雨顺民安业”的爱民之愿以及“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爱己之心。

刘建彪认为,最简单、最高雅、最有诗意的个人爱好是吟诵诗词,他现场邀请了龙珠学校多位同学轮流朗诵《喜雨行》《立春日感怀》《雪霁之夕闻檐溜有声因赋》等诗词,带领大家浸润在丰富的音律与意境中,感悟于谦的俊伟人格与仁爱精神。“少有大志、为官清正、爱国爱民是于谦身上最闪亮的特质,希望你们以古人为榜样,做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有志者。”

“‘诗说中华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居民素养提升”系列活动由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事处、南山区桃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深圳市爱诗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包含六场古诗词讲座和两集“诗说中华文明”短视频,旨在借助古诗词固有的德育与美育特性传扬中华文明,引领社区居民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爱国、仁爱、励志、勤学、诚信、友情”等中华文明的内涵,提升个人文明素养,进而助力桃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原标题《“诗说中华文明”之于谦仁爱诗词讲座“云端”举行》)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一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婷姻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