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参与问卷调查啦!深圳远足径郊野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2022-12-04 21:11
摘要

日前,《深圳市远足径郊野径专项规划(2022-2025年)》编制工作启动,邀请市民参与问卷调查。

亲山近海赏城,如何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和探索城市自然之脊?日前,《深圳市远足径郊野径专项规划(2022-2025年)》编制工作启动,邀请市民参与问卷调查。

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全年可徒步的季候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加入穿越海岸的队伍,徒步山林,漫游郊野,拥抱绿色,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小动物不期而遇。在深圳“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中,远足径、郊野径因此成为一个重要板块。

由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联合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共同启动的《深圳市远足径郊野径专项规划(2022-2025年)》编制工作,将规划构建“东西贯通、南北互联”的远足径、郊野径体系,形成横贯市域东西、穿越山脊、通达海岸、漫游山林、连接社区的远足径和郊野径徒步网络,让都市人“零距离”与自然相拥。

公众关注的诸多热点,是本次调查渴望倾听的声音:

“您更倾向于哪种自然徒步体验:漫步平坦宽阔的步道、攀登台阶登山道、体验手作步道、行走山野土路、溯溪、穿越礁石海岸?”

“深圳远足径郊野径在哪些方面对您最有吸引力:近距离体验山林海岸的自然野趣、多维度欣赏山海城景、开展丰富户外活动、低干扰的建造方式对环境更友好、不同难度等级的路线以满足不同体能需求、行走更舒适更符合人体工学、共同参与步道的营造维护?”

“您希望参与远足径郊野径哪些相关的自然活动:越野跑、徒步竞速、山地自行车竞速等户外赛事,郊野生活节、营地音乐节、亲子露营等露营活动,自然观察、自然导赏、自然研习、自然疗愈课程、自然创作与游戏、自然知识竞赛等自然教育,手作步道共建、垃圾清理、步道整修、山林巡防等志愿维护?”

《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草案)自2022年5月发布以来,备受关注。其中提出,深圳将以郊野径为主,重点建设1条横贯东西的330公里长主干游憩步道。同时营建全境步道体系,实现绿道、碧道、远足径、郊野径、古驿道、海栈道、城市慢行道等“多道融合”,至2035年建成5000公里以上全境步道体系。

据了解,深圳部分远足径、郊野径建设项目已启动,近期新建目标为380公里。其建设原则强调“自然生态”,合理避让生态敏感区,坚持“水泥铺装零增长、生态资源零损失、自然环境零冲击”原则。完善全境步道保障服务设施,如标识系统、驿站、通信基站、交通接驳站点、安全救援设施等各类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如何绘就通山、达海、贯城、串趣的“公园深圳”精彩?一起来参与问卷调查,共建远足径、郊野径吧!

(图源: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深规院)

(原标题《亲山近海赏城探索自然之脊:深圳远足径郊野径规划编制启动》)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张必洋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