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深圳地铁12号线及6号线支线正式开通,为蛇口赤湾片区及光明临莞片区市民提供更便捷、智慧的出行方式,也为该片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日前,位于赤湾片区的TOD项目深铁熙府以及位于光明片区的TOD项目深铁瑞城正在稳步建设中。深铁集团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始终推进站城一体化开发,为市民构筑更美好的未来城市生活场景。
解锁“轨道+”新技术,实现轨道上盖建筑新突破
据介绍,本次开通的地铁12号线全长40.54公里,共设33个车站,作为首条穿海隧道而备受市民关注。该线起自左炮台站,终到海上田园东,连通蛇口、南山中心区、宝安中心、航空港等区域,是支撑整个西部发展轴交通需求的走廊,对蛇口片区的交通升级、产业联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铺开,深铁集团也在全力推进站城一体开发。据了解,与12号线左炮台站无缝衔接的深铁熙府正在加速建设中,这是深铁集团首个可售型人才住房,计划于今年内达到预售条件。除可售型人才住房外,项目还拥有住宅及学校、幼儿园、文体公园等优质公共配建,坚持以“轨道+物业”模式构建TOD项目,进一步提升片区城市功能,实现融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深铁集团在推动“轨道+物业”模式的创新升级上持续发力,着力以轨道上盖物业开发的技术创新引领全国站城一体开发建设。据介绍,针对深铁熙府位于赤湾停车场上盖的开发情况,深铁集团创新性地提出“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等技术革新,突破了既有上盖项目结构体系中局部剪力墙落地等技术难点,将地铁上盖建筑高度从最高60米提高到100米以上,为项目增加约8万平方米住宅容量,成为深圳首个地铁上盖建筑高度突破100米的“站城”开发项目,有效提升了开发空间和经济效益。
同时,深铁集团于今年主导编写了《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正式成为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深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深铁熙府作为首个以“标准”建成的项目,不仅实现了轨道上盖综合开发的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更为全国轨道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探索作出了先行示范。
描绘“轨道+”大蓝图,打造TOD片区新示范
同日开通的地铁6号线支线全长约6.13公里,共设光明、圳美等4站点4区间。其中,起始站光明站为6号线支线与6号线的换乘站。该条新线的开通实现了打通光明区域交通内循环,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区域沟通联络以及深圳、东莞双城地铁的未来互通,向深化深莞一体化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也为深铁集团在光明区打造的TOD人居项目深铁瑞城赋予了区域联通、片区升级的“轨道+”加持。
据悉,深铁瑞城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分为长圳车辆段上盖及白地两期建设,内含公共住房、住宅以及幼儿园、商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公园绿地等公共配建,实现与6号线长圳站无缝接驳。同时,项目内含的约6万平方米商业,有望打造成光明连片商业区域。深铁瑞城正逐步实现以项目为核心助力长圳打造TOD人才宜居社区,为光明的人才高质量发展提供宜居力量。
(原标题《双线开通!深铁集团以站城一体化开发助力湾区高质量发展》)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张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