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疫情发生地都面临着人员疏解的问题,给目的地带来了防控压力。如何统筹滞留人员疏解和有效防止疫情外溢?如何防止返回人员加码管控?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回应了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提问。
程有全介绍,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各地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当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的时候,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加强与信息的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人员疏散,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也不得加码管控。
“我们也注意到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员中持续发现感染者,这说明部分有疫情发生省份,在防范这个疫情外溢方面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未能有效控制疫情跨地区传播扩散风险。”程有全表示,对此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部署强调对跨省流动人员务必开展落地检,持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交通工具和入住宾馆等规定,同时对各地加强风险人员管控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针对当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及时精准化风险区域,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和风险的点位。非隔离非管控的人员,在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的信息,防止非法运营车辆载客跨省运营等行为,同时加强与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及时推送溢出的风险人员相关信息。
针对当前没有疫情,但进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关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员要提供落地检服务,疫情所在县区返回人员要主动向当地报备,社区要主动开展摸排登记,严格落实间隔24小时以上的三天两次核酸检测措施。
程有全表示,各地还可以基于疫情输入风险的研判结果,对流入的高风险人员按照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同时我们也呼吁各地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加强关心关爱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原标题《如何统筹滞留人员疏解?国家疾控局答南方日报、南方+》)
编辑 关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