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地一声枪响,打破了深圳银湖山的宁静。一处楼房窗口,一名挟持“人质”负隅顽抗的“暴恐分子”应声倒下;400米外,狙击教员中士刘旭宇屏气凝神,藏匿在荒草丛中据枪继续寻找目标。
这是武警深圳第一支队特战中队的一场狙击课目示范,也是该支队贯彻军事训练大纲,强化练兵备战鲜明导向,对标实战立起向战风向标的一个缩影。
两年前,刘旭宇就曾代表支队参加过巅峰比武,所在小队获得尖刀小队第三名的好成绩。比武归来后,他主动要求继续担任狙击手,不断钻研狙击本领。
中队长全晋良说,为了稳定心神,刘旭宇把一个个弹壳放在枪管上练习据枪瞄准,常常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晚上熄灯后还经常加班,反复研读训练笔记,把每次打枪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如今已记了6大本。
“苦练与巧练相结合,‘扎根’钻研技能,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特战中队随处可见。”刘旭宇如是说。
2018年底,该中队改革重组。4年时间里,中队在任务中凝聚成钢,在一次次锤炼中铸成了反恐尖刀利剑,练强本领只为零点几秒的突破。
组训模式固化、教学手段单一是不少单位的通病。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他们,主动走出去与深圳特警某战狼小队进行技能研讨和战术交流,邀请深圳特警枪王为队员传授在实战环境的下心理调控经验,大胆创新训练方法,集智破解教学组训难题,锤炼官兵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骨干沈鑫文眼看着越来越多比自己能力强的骨干来到中队,他开始在训练中去争一秒、一环的差距。障碍场上,他逐个障碍抠动作,只求零点几秒的提高;射击场上,他反复据枪数百次,只为实现枪枪快准稳。
2020年,该中队参加巅峰比武,首次登台亮相便一举斩获优胜单位第三名的成绩。在今年的比武场上,参赛队员再次拿下了团体第三名;专业技能上更进一步,斩获了尖刀小组第一名。
“中队每个人始终处于冲锋向前状态,每个人都铆足了一股劲,在练兵备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指导员吴朝发说,优秀的标准,一流的成绩,是一茬茬老兵传承下来的尖刀精神,是建队之初形成的特战魂。“只要有一个人在,敢打敢赢的战斗精神就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原标题《“始终处于冲锋向前状态”——武警深圳第一支队特战中队练兵剪影》)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