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我们耳熟能详,但它背后的道理要在生活中落地却不那么容易。因为讲排场、爱面子、缺乏节俭意识等原因,我国的餐饮浪费现象一度非常严重。不只是餐馆里请客吃饭,在一些单位、学校的食堂里,也存在浪费现象。如何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11月22日晚,央视新闻《焦点访谈》栏目聚焦“杜绝‘小’餐桌‘大’浪费”,分别探访延安、深圳及成都,探索其鼓励“文明餐桌”、推行“光盘行动”的实践经验。
延安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N减1”点餐方式成新风尚
延安中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时就曾来到这里,还参观了学生餐厅。在延安,总书记强调,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为了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延安中学以“不剩饭、不剩菜”为主题,开展了文明餐桌创建活动。学生们吃饭的时候,几个文明就餐督导员也在忙碌着,他们中有教师,也有学生志愿者。
延安中学枣园校区服务处副主任高山说:“在2020年的时候,为了积极贯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和餐厅一起成立了文明就餐督导员。主要职责一是宣传反对浪费,‘光盘行动’;再一个就是现场督导同学自觉排队,主动自觉去收餐,以及落实‘光盘行动’。”
延安中学学生文明餐厅督导员付金涛说:“当监督他们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自己吃饭的时候有没有‘光盘行动’,我也要以身作则,主动去‘光盘行动’,收拾餐具。”
在一些取餐口记者注意到,有的学生拿着刚刚吃光的盘子,第二次过来取餐。按需取餐,不够再加,如今已经成了学生们的习惯。
延安中学副校长郭博说:“文明用餐,‘光盘行动’是我校食育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近年来开展饮食礼仪教育和‘光盘行动’,教育学生秉承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珍惜粮食,拒绝浪费,让‘舌尖上的节约’成为伴随孩子们终生的好习惯。”
“舌尖上的节约”效果到底怎么样?每周有三次,餐厅会对厨余垃圾进行称重对比。
延安中学餐厅经理任振凯说:“2019年之前,餐厅每天的泔水垃圾能达到500至600公斤,通过开展‘光盘行动’,现在每天的泔水垃圾在200多至300公斤左右,说明我们现在浪费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如何让“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成为更多人的自觉?延安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以校园带动家庭,再以家庭影响社会。
在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一场特殊的实践课正在进行中。上课地点是学生餐厅,讲课的是厨房的大师傅。凉菜也好,面点也好,学生们都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
陕西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校长高巧玲说:“我们将饭堂变成课堂,厨师变成导师,劳动变成乐趣。在孩子们跟着叔叔阿姨们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劳动的过程,更珍惜劳动的成果,明白一粥一饭的不易。”
在延安的一些饭店走访时,记者发现这里推行的是“N减1”的点餐方式。比方说,5个人吃饭,服务员会建议顾客点4道菜。
陕西延安市黄陵县某酒店要求服务员主动提示客人打包,以免部分顾客碍于情面或忙于寒暄没有打包造成浪费。如果顾客做到了“光盘”,酒店还将给予一定奖励。
酒店经理告诉记者,实行“光盘行动”以来,平均每桌的剩菜由原来的600克左右减少到200克左右,每天清运的厨余垃圾也由2车减少到1车,而对于酒店的“光盘”提示,顾客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深圳星级酒店多措并举
科技力量赋能“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看似是个人消费习惯的小事,实际上事关国计民生,是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的大事儿。有调研显示,我国仅城市餐饮每年的食物浪费就超过了340亿斤,而这还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此后,总书记多次强调,制止餐饮浪费必须长期抓下去,要加强立法,建立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光盘行动”广泛开展,反食品浪费法正式施行,“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自助餐往往是餐饮浪费的重灾区,在深圳一家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厅记者看到,餐桌、结账台等很多地方都有提倡“光盘”、反对浪费的宣传语。一些受顾客欢迎的热门档口还专门有人提示按需取餐、少量多次。
在餐厅一角,申女士一家带着女儿正在这里庆生。虽然酒店的食品种类很丰富,但大家的盘子里并没有过多的食物堆积。
五颜六色的甜品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大块的蛋糕常常在他们的盘子里堆成小山。如今,酒店将大块蛋糕替换成了能一口吃一个的小蛋糕。
负责餐厅服务运营的经理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也希望客人能够多点喜欢吃的菜品,这不但可以满足客人的需求,还能为酒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不过现在,他们把按需点菜写进了员工章程。
深圳某酒店运营总监龙田雄说:“酒店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其中有两个系统,采购系统是从源头上控制食材采购的量,另外一个是预订系统。我们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从数据库里面能得知大部分本地客人有什么样的喜好,从喜好上做好改良、创新举措,从食材上既能达到贴切客户的喜好,也能够杜绝浪费的措施。”
成都聚焦采购源头
鼓励员工按需取餐
在成都,去人民公园喝一碗盖碗茶,再来一碗当地小吃,是很多游客的打卡项,也是属于不少成都人的悠闲时光。
在公园内的一家老字号餐馆记者注意到,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标注了配料以及相应的克数,像抄手、汤圆这样好量化的食物还标注了具体数量。而点餐的时候,服务员会根据就餐人数来推荐菜品。
据餐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前,他们对员工的考核主要通过销量,卖得多挣得多,虽然销量高但造成了不少浪费。现在,餐馆取消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主动提醒顾客按需点餐,还主动推出了小份菜和拼盘。一个汤圆、一个煎饺或一个叶儿粑就是一道菜,这既让顾客多了选择、饱了口福,更最大程度避免了浪费。
在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一家企业食堂,记者看到这里有四块五和六块两个价位的套餐。四块五可以买一荤一素两个菜,六块可以买两荤一素,不少员工都选择了四块五的套餐。其实不管选什么价位的,只要没吃饱都可以免费添加。企业制定一荤一素免费加菜的规定,目的就是引导员工“少取多跑”。宁可多到窗口添一次饭菜,也不要一时贪多,吃不完浪费。
鼓励员工按需取餐的同时,企业还从采购的源头上下功夫,避免因库存过多、食材过期变质而产生浪费。
四川成都某企业员工李倩说:“我们的菜都是每天定量采购,因为我们公司有一卡通系统,从一卡通系统里面可以查询到就餐人数,这样的话可以更精准控制食材采购,从源头上避免了浪费。”
此外,公司还将食物浪费行为纳入日常的绩效考核中,用制度提高对餐饮浪费行为的约束力,在餐盘回收处记者看到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光盘”。
四川成都某企业副总经理兼行政部长杨琴说:“我们的文明监督小组会对日常的浪费现象进行监督和抽查,并且监督和抽查的结果会与绩效、评先和晋升进行结合。有了以上的长效机制,在公司里面现在已经形成了‘光盘’的意识,基本上没有浪费的现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节约粮食,既需要多方发力,也需要每一个人都有节俭的意识;既是人人有责,也需要坚持不懈。不管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无论是小吃还是大餐,无论是在餐馆、食堂还是自己家里,我们都要对餐饮浪费说“不”。从一粥一饭开始,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陈建中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