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深圳市政协2020年第3场“委员议事厅”活动在盐田区举办。市、区政协委员和嘉宾们紧扣“抢抓‘双区驱动’机遇 推进盐田城区品质提升”主题,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管理三方面内容,为盐田城区品质提升建言献策。市政协主席戴北方,市政协党组书记林洁出席活动。
对标国际盐田更优 打造湾区新地标
“盐田规划核心点是如何挖掘自然、地理的最大价值。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决定了一个城市未来的价值。”陈可石委员曾主持完成昆明、成都、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他认为,对标东京横滨等国际知名滨海城市,盐田自然地理优势更强。
王富海委员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也是盐田河临港产业带总设计师之一。他建议,盐田区在产业规划上需要强调“+智慧”的发展模式,将过去彼此分离的居、业、游的场景融合起来,适应未来的生活、工作、休闲方式,来促进各方面的升级和再发展。他还提到,盐田港是深圳发展区域整体航运的龙头,盐田区要做大做强智慧港航,尽力争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相关产业功能配置。
唐英委员提出,对标西雅图、悉尼等国际一流滨海城市,盐田可结合自身“小体量、高强度、低容错”的特征,保护和善用山林海岸自然空间,营造浪漫、文艺的人文韵味,打造一个山海与人文共同映衬、传统和现代有机交融的湾区新地标。
抢抓城市更新契机 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
随着盐田城市更新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的土地资源得到释放。赵广群委员表示,盐田未来通过城市更新释放厂房、研发用房、物流仓储用房等近250万平方米,相当于在现有规划面积增加一倍体量,“可进一步通过优化、高效利用现有的产业空间,从而将盐田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效能最大化。”
陈可石表示,盐田有深圳最美、最吸引人的海岸,可以通过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使滨海成为盐田最大的城市特征,以最美、最有魅力、最有幸福感的海岸线成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个成功典范。
城市好看还是好住?媒体人余治国在发言中提供了新思路,在他看来,地标建设投资特别大,且很容易“过时”。应该区分城市的引导区、功能区,所谓功能区就是市民生活最常用的地方,不是看得好看,而是住得舒服。
“孩子们走出家门,从方方面面感受着这座城市,安全问题也是每个家庭担心的。”谭彦丽委员建议,盐田要抓住城市更新这个重要契机,在大城市解决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上先行示范,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她还建议,要打造大梅沙山海串联慢行交通系统,让上山、观海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顺畅。
社区与未来共生 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盐田提出要率先突破。委员们在社区实地调研后,对服务群众有了更多理解。
赵广群委员提出,要进一步用好居委会贴近群众、依靠群众的一线堡垒地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业特点深度结合,探索和提炼基层治理、企业服务、居民自治兼容管服并举的治理新路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实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黄奋委员建议,对老旧小区进行科学系统地“微改造”,是有效提升盐田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管理手段。要保留原有建筑特色,通过艺术装置融入社区,重建居民文化归属认知,塑造与自然共生的未来社区。
李馨委员认为,在规划建设上,生态公园要以“原生态性”为主,尽量减少人工堆砌,因地制宜地在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改造。中英街打造老街区要将旅游和零售结合起来,形成协同作用更要注重文化保育,发掘历史价值,带来新的活力 。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