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邹晖:常态化开展培训拉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2022-11-17 20:26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核心提示】肩挂警灯、手持警械,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流动的“警察蓝”在人流密集场所成为一道风景线。今年以来,深圳公安加强重点部位、区域的夜间巡逻防控,将容易发生打架斗殴、酒后滋事等案事件的人流密集区域,作为社会面治安防控的重点部位,深入推进“设置一条夜间巡段”“安装一个视频探头”“建立一套应急联动机制”等“六个一”防控措施。本期《特区卫士》讲述深圳公安社区民警护航“夜经济”、守护城市烟火的故事,敬请关注。

路过宝安区海城路、新湖路时,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沿街分布的餐饮店外放着多个装备箱。据扎根在这里的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西乡派出所麻布社区警务室警长邹晖介绍,海城路、新湖路的餐饮店均已纳入“十户联防”范围,而店外的治安防控装备则方便各店铺遇到突发事件时就近取用。

邹晖管理着麻布、永丰两个社区,且海城路、新湖路组成的十字交叉路口,有三条街分布着大量宵夜档,是宝安宵夜档比较集中的区域。在各家店外的公共区域放着装备箱,里头有盾牌、长短棍、钢叉等常见的装备。此外,邹晖给每家店派发了短棍、哨子、袖章等用于群防群治的工具。

虽然这些装备看起来操作简单,但不见得人人都会正确使用。“盾牌看上去很简单,但如果不去击打、练习,不会就是不会。”邹晖说,有了装备后,遇到突发事件还考验“十户联防”餐饮店的集结速度。因此,日常的拉练和培训必不可少。在麻布社区警务室组建的十户联防微信群,邹晖时不时在群里发消息,组织各宵夜档开展应急拉练或培训。拉练的时间,邹晖一般选在下午5点左右。

邹晖(右)带队前往美食街各店铺巡逻。

“因为大部分宵夜档下午四五点才开门营业,我们刚好趁着5点稍微空闲的时间来拉练。”邹晖说,这是为了配合宵夜档的经营时间,由于餐饮店更新,以及员工流动性较强,应急拉练及培训也需要常态化开展。

有了前期的应急拉练培训,发生在这里的突发事件及时掐灭在苗头状态。今年9月的一个凌晨,路人路过宝源路一家百货商场时看到有些人围在一起,想打架,于是向西乡派出所报警。西乡派出所当天值班的接处警警力、动态巡逻警力立即赶到现场。当时正在路面巡逻的邹晖闻讯后也立即赶了过去。

邹晖赶到时,只见现场放着一些酒瓶,几人身上满是酒气。一问得知,两家店铺因为桌子摆放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其中一方八个人,有人还喝了酒;另一方是夫妻俩,看到对方人多,觉得要受欺负了,就想去取工具防卫。工具还没取来,西乡派出所警力就到了。这场处于萌芽状态的打架事件被及时制止,两方人马被及时分隔开。

此外,一些门店还会因各种纠纷发生矛盾,进而将事态升级,影响商铺及周边居民的安全感。

华侨新村有一栋自建房,分布着烧鸡店、煤气站等店铺。今年6月,由于房东和二房东多年前签订的协议较为简易、没有明确条文,由此引发了房东、二房东和多名租客(含商户及住户)共三方的租赁纠纷。房东想尽快把房子收回来给父母住,可二房东继续履行当时签订的协议,可以继续大赚一笔,不愿结束租赁关系。7月23日,为尽快收回房子,房东竟把自家电线剪掉,再拉来泥石、垃圾堵住自家门口,试图以此赶走二房东和多名租客。

上门看现场、和住户谈、和房东及二房东分开谈或者一起谈……邹晖想尽法子找几位当事人来回谈话进行调解,一直谈到今年8月底才让多方达到利益平衡点,房东、二房东最终均做出让步,相互和解。

(原标题《特区卫士丨邹晖:常态化开展培训拉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