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九铁路的“前世今生”,都在东莞石龙这个展览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2022-11-15 14:35
摘要

石龙是该巡展在东莞的唯一一站,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

11月15日上午,《风雨广九家国路——广九铁路111周年展》在东莞市石龙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全面展示广九铁路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是迄今我国第一个全面展示广九铁路历史的专题展览。石龙是该巡展在东莞的唯一一站,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

这次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石龙镇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石龙博物馆承办。

开幕式上,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司琪、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国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董红、东莞市文联主席张彤飚、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以及石龙镇委书记陈庆松、镇委副书记、镇长李亚鹏等一同为展览进行剪彩。

搭乘时光列车,穿越了解广九铁路的百年历史

深圳特区报记者了解到,11月12日,《风雨广九家国路——广九铁路111周年展》在孙中山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开始对外开放。孙中山先生曾先后9次踏足石龙,东征期间更曾亲自前往石龙铁路阵地视察。在这一天开展更显特别的意义。展出仅两天时间,就吸引了近千名游客前来参观,反响热烈。

为了做活做精这个展览,石龙博物馆用心布展,在馆内设置了旧售票窗口和石龙火车站老站台两个怀旧打卡点,突显出石龙镇的“广九铁路”文化元素。市民可以领取旧式的硬板火车票,搭乘时光列车,穿越了解广九铁路的百年历史。展览期间,石龙博物馆还将举办丰富的公教活动,包括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摄影、写生活动、广九故事分享会、火车科普活动等,进一步丰富展览的形式和内容,让该展览兼具历史性、科普性和趣味性。

该展览在石龙展出,对于石龙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成功唤起了石龙人的集体回忆。

1911年10月,石龙火车站随广九铁路(华段)建成通车同时启用,石龙开始有了铁路运输。石龙火车站因地理上的优势吸纳大量的人流和物流,是广九铁路上名副其实的中心站。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在2011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十大新发现”,并于2012年3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月8日零点,跨越两个世纪的石龙火车站正式停止客运服务,由建于石龙镇西湖的东莞火车站正式接过接力棒,继续石龙火车站的使命,在这条铁路线上迎来送往。

如今的东莞火车站连接市内第一条轨道交通R2线,从石龙搭乘地铁40多分钟即可到达虎门高铁站,还有多趟列车开往全国各省市。未来,东莞火车站更可以通香港。石龙的轨道交通路网更为完善,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曾“定期、定班、定点”向香港运送鲜活物资

《风雨广九家国路——广九铁路111周年展》通过铁路滥觞、策划维艰、一线双城、铁血之路、时代新篇、百年风物六个部分,带领大家共同回溯风雨广九的百年家国路。

广九铁路是清末列强争夺在华筑路权的背景下出现的。1907年8月,广九铁路华英两段同时动工兴建,1911年10月,华英两段在深圳罗湖桥接轨,全线通车。

广九铁路建造于清末,历经111年的历史风雨,饱经沧桑。这条铁路曾经是大革命时期两次东征的人员物资运输线,也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冒着日寇的弹雨抢运战备物资的抗日铁血之路。广州沦陷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战斗在广九线两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更使这条铁路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解决香港市场鲜活物资供应,中央政府开通“供应港澳鲜活商品三趟快运货物列车”,实行“定期、定班、定点”向香港运送鲜活物资,几十年间风雨无阻。每天由内地经深圳运往香港的活禽活畜占香港市场供应量的99%以上。因此,“三趟快车”被香港人民亲切地称为“香港同胞的生命线”。

看来时路,悟新征程。今年正好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这个展览对于回溯广九铁路历史、见证香港和内地的血肉亲情、讲好粤港澳大湾区故事,有着特殊的意义。

(原标题《广九铁路的“前世今生”,都在东莞石龙这个展览里》)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连博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