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永锟:在时代潮流中不避风浪,翻身入海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2022-11-14 21:54
摘要

“我把斯坦德比作一条在时代潮流中穿越过数次风浪的船。这条船永不会躲避风浪,它将勇敢地翻身入海,迎接更多机遇与挑战。我将一直与它同在。”王永锟说。

“我的创业之路可以说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采访中,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永锟多次提到“顺应时代潮流”。

2015年,即将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下称“哈工大”)硕士毕业的王永锟帮助一支学生创新团队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团队项目获得参加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资格,该团队因此机缘邀请他一道创业。当时正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兴起,国家也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制造业发展,起初并没有创业想法的王永锟意识到,“制造业机遇迸发,不妨一试。”他在正式毕业前夕推掉了博士offer和大疆、英特尔、NI等名企邀约,成为五人创业团队里的CTO。团队后于2016年的大年初五南下深圳,正式成立了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下称“斯坦德”)。“我们来深闯荡的第一站就落在宝安,这里离公司的上游供应链和客户都很近。我们还参加了2018年第五届深圳宝安创新创业大赛和宝安产业发展博览会,由此接触到了第一批头部客户——华为、中兴、富士康等。” 王永锟说。

王永锟告诉记者,公司在每一个阶段都难免会遇到成长的烦恼。“2018年,公司只有五百余万订单,2019年底,这个数字增长了十倍。在这背后,是裁员三分之二、薪酬砍半、退租全部办公室、搬到没有空调的工厂工作、公司负责人辞职、我面见140多个投资人并正式转型为CEO的一年。”王永锟说,工业制造企业有三条主要发展赛道:一是跨国界出口,二是跨行业布局,三是跨场景应用。起初他们选择了第一条,但是在2020年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不是很顺利。“恰逢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于是我们火速在第二条赛道上发力,同时探索了3C电子、半导体、汽车汽配、新能源等领域。事实证明迈出这一步是正确的,2021年,斯坦德销售额达到2亿。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近八千万订单。”

在斯坦德的公司展厅中,记者发现了一封来自北京冬奥组委的感谢信。“斯坦德参与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筹备工作,顺利完成了机器人项目在实现导演创意方面的技术保障任务,获得了张艺谋总导演的认可。这也算是我们在第三条赛道上取得的成绩。” 王永锟说。

“斯坦德是随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直紧跟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而我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期成为一名符合时代需求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者。” 王永锟表示。2020年,宝安区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及人才工作者共26人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提升与国情研修学习,他就是其中一位。2021年,他作为深圳市唯一入选的青年企业家参与了中央党校的学习培训。2022年3月,斯坦德还承接了深圳部分酒店的无人化送餐项目,为深圳抗疫贡献了一份科技力量。

“我把斯坦德比作一条在时代潮流中穿越过数次风浪的船。这条船永不会躲避风浪,它将勇敢地翻身入海,迎接更多机遇与挑战。我将一直与它同在。”王永锟说。

(原标题《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永锟:在时代潮流中不避风浪,翻身入海》)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