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越是向前,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就愈发强烈,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愈发凸显。但是人是如何学习的?学生是怎样思考与学习的?是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什么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与情绪健康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如何实现课堂的最优管理?如何评价学生的进步?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学习科学这一跨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近日,在由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2学术年会上,来自海内外近500余名学习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研究和实践人员、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展开深入探讨,建言献策学习科学学科定位和未来发展。当天大会主会上,1.9万余人次通过在线同步直播参会。
学习科学的发展需要各领域共同体协同发力
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学习科学涉及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在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学习科学对于学习过程、学习环境、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观点和启示。学习科学的发展需要各领域共同体协同发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在致辞中表示,学习科学的运用有助于引领教育创新变革,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学会要为高校和社会提供真服务、举办高质量学术活动,紧密联系学术社团与专家学者,促进跨领域学术交流与协同发展。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长、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书记指出新时代学习科学研究的使命任务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目标要求高度契合,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创新取得新进展。
学习科学研究进程中,高校所做工作是其中重要一环。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在致辞中表示,学校正在布局大文科教育、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加强教育全链条研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教育创新实践。南科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正在从人才成长的规律、贯通式培养体系、课程架构和个性化评价出发,深入探讨并揭示未来教育的样态、范式和过程,其创新性研究成果将为系统化推动教育教学变革、推进学习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科研支撑。
一线教师践行学习科学研究创新性成果的重要角色,也是推动学习科学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志锋表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正在积极进行教育先行示范,一线教师在技术支持教与学变革方面有着深入探索,教育信息化“双区”建设正在进行时,所积累的关于学习过程、学习环境、研究方法方面的成果将为学习科学研究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专家建言:学习科学要以设计和行动为基础以影响和教育世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学习科学所探究的正是“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习何以发生?怎样促进有效学习?”这一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香港大学陈桂涓(Carol Chan)教授指出学习科学的研究要能够挖掘出学习的过程、设计学习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学习,知识建构正是一种基于原则的教与学模型,以不断推动社区知识的进步为目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Jim Slotta教授认为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是要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交流能力,提出21世纪的教学应转向在跨学科的探究项目中学习,支持学生职业发展。南方科技大学赵建华教授指出,学习科学作为跨学科综合研究领域,主要聚焦对学习的理解以及学习过程的探索,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研究设计来改进学习设计。
(原标题《人是如何学习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聚深研讨“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