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广东深入推进“电能表状态评价及更换”替代“电能表到期轮换”改革,提升电能表智慧监管水平。目前,广东电能表状态评价及更换试点工作已顺利完成,涉及29万只电能表,节约供电企业成本4155万元。2022年电能表“状态更换”在全省推广覆盖后,将有160多万只电能表可延期使用,预计节约企业成本2.25亿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电能表作为电网的“末梢神经”,是电力客户与电力公司的交互之桥,也是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在电能消费的过程中,电能表如同一杆“良心秤”,保障着供电企业和用户利益的彼此公平。为确保计量公平,根据相关规定,一般家用电能表以8年为周期进行更换。但随着性能更加优越的智能电表全面普及,电能表寿命普遍达到10至15年以上。若继续延续“一刀切”到期轮换方式,不仅增加旧表拆卸处理、新表购置安装等一系列繁重工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也不利于资源节约。
目前,广东在运行的电能表已超5000万只。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率先探索电能表“状态更换”新模式。通过对现有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定时采集电能表的运行数据,经科学分析,可精准定位出现故障隐患的电能表。广东市场监管部门于2019年开始电能表状态评价及更换技术研究与论证,在充分调研电能表状态评价及更换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开展检定方法研究和实验验证。
2021年,广东选取惠州、肇庆、湛江、韶关、清远等5个地市39个批次29万只电能表先行试点,经状态评价,其中33个批次27.7万只电能表延期使用,6个批次1.3万只电能表整批更换,从理论和实践双层面证明电表状态评价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实操性。
(原标题《广东全力推进电能表周期轮换,预计节约企业成本超2.25亿元》)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