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矗立的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首款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华为Mate 50手机、大疆无人机、比亚迪电机……11月8日,在大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再次走进北京展览馆,发现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人头攒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从室外展区走到中央综合展区,再到地方展区、广东单元,深圳元素亮眼,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热情点赞。
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备受关注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广东单元展示的重点之一。“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板块,全面展现了深圳聚焦“五大战略定位”,全力推进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成功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
“深圳的确很棒!” 站在板块前,正认真观看的陈阿姨表示,这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件件实物模型,全面展现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成就。
“深圳特别现代化,科技感强,深圳有华为、中兴、比亚迪、华大基因,还有前海合作区。”谈起深圳,曾多次到深圳出差的赵阿姨说,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从中可以感受到新时代十年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沙盘以‘模型实体+LED屏体’形式展出,吸引了一批批的观众驻足观看。” 来自深圳博物馆的广东单元讲解员杨程介绍说。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沙盘前,今天相约来参观展览的赵阿姨和陈阿姨不约而同地说,“沙盘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城市群的分布。看,那是深中通道,是大湾区在建的又一世界级标杆工程 ,现在很受关注。”
深圳高科技产品成“打卡”重点
在中央综合展区,展出的首款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华为Mate 50手机吸引众多参观者。据介绍,大众用户能够通过该款手机,在无地面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发送地理位置和紧急信息等。记者发现,展览馆内,特别是广东单元展出的一件件深圳高科技产品实物模型成为众多参观者“打卡”重点。
“我不是汽车行业的,但个人很喜欢汽车。”参观者李红运一步入广东单元,就盯着展出的“比亚迪电机DM-i动力总成”细细观看,他对深圳特区报记者说,自己对比亚迪的发动机和电池很感兴趣。该发动机是行业首创以电为主的设计理念,得益于比亚迪垂直整合产业链的整体创新,核心零部件和控制系统100%由比亚迪自主研发,系统整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一步入这个展区,感觉高科技气息扑面而来。看,这是首个完全国产自主的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超级算力平台。”站在“鹏城云脑II扩展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模型前,来自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的蒙永方对深圳特区报记者说,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深圳,高科技特色特别明显。中兴的芯片展示箱、华为基于鸿蒙系统的智能终端、华星光电的折叠OLED显示器、大疆无人机等等展品都特别吸引人。这张深圳市鹏城实验室AI超算系统机房图片还显示,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146.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9.6%。
“‘高科技’已成为深圳城市符号,参观者对展出的深圳高科技产品实物模型都格外感兴趣。”讲解员杨程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志愿服务成深圳城市软实力“金名片”
在“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板块,穿着红马甲的深圳市志愿者微笑着为口岸出入境旅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暖心瞬间图片,深深打动了来参观展览的《人民日报》记者郑海鸥,他忍不住举起手机拍下这一温馨画面。
“我一直从事文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报道,多次去过深圳,感受特别深的是,深圳的志愿服务深度参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提供社会服务到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深圳志愿服务在短短十年内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志愿文化已成为深圳这座青春之城的重要标志。”他说,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一次志愿服务,更折射出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爱心之城的形象、魅力和风采。
图片显示的深圳湾边检站义工队只是深圳全市志愿者队伍的一个缩影。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融入每一位特区人的血液中。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深圳市的注册志愿者已经超过28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近15%。团体志愿服务组织1.5万个,年均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960万人次。一个个数字,是深圳首创“志愿者之城”的生动注脚。
杨程说,深圳着力塑造“城市文明典范”。280万“红马甲”标注了深圳文明新刻度,志愿服务成为深圳展示城市软实力的“金名片”。
(原标题《“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对公众开放 深圳元素吸引观众热情点赞》)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王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