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近期,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深圳新型科研机构及科研工作者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信心干劲凝聚到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上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扛起“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在深圳这片科技创新热土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聚焦肠道微生物培养组研究
在位于光明科学城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几栋主体建筑拔地而起,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轮廓初现。
“合成生物大设施大楼已经封顶,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叉车将几个木箱堆放在楼下,大批实验设备和装修材料正在紧张装卸,工作人员准备入场安装。
据介绍,木箱中装的导轨将铺设在实验室中,“这个导轨相当于科学家的‘脚’,另外还有一些装置相当于科学家的‘手’,实际上它们都是替代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实验。通过自动化装置,使常规的生物实验标准化,从而实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追溯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研究员司同告诉记者。
作为总工艺师,司同领衔搭建“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旨在将信息化、智能化、云端实验室等新技术或数字化新应用整合进合成生物学,进一步加强合成生物学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此,司同团队在工作实践中深有体会。他举例说,肠道微生物被认为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菌株库是开展疾病机制解析、发现新药物靶点、研发新益生菌株等研究的关键资源,而此前菌株资源和相关构建技术掌握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手中。团队通过坚持不懈地自主研发,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基于液体操作机器人自主研发了菌落涂布装置,和国内气氛控制装备厂商深度合作,设计试制了全自动厌氧微生物分离、鉴定、表征平台。
司同表示,团队正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进行设备进场、平台搭建和集成调试工作。预计可以在两年内完成外国团队耗时10年开展的肠道微生物培养组研究,为我国肠道菌群合成生物研究前沿引领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利用脑科学技术服务青少年群体
11月1日,由深圳先进院脑所所长王立平研究员和鲁艺研究员团队完成的一项重要成果在学术期刊《细胞报告》发表。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钟成副研究员表示,这项研究将为基于海马损伤的神经精神疾病(如癫痫、焦虑等)的诊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近年来,王立平率领团队在源头创新的技术研发上做了很大的布局,通过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这个平台,研发各种神经科学新技术,目前已形成研究体系和规模。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到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都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王立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更加坚定了我们既定的研究定位,强化了我们奋斗的信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肩上的担子之重。
青春期青少年情绪健康管理以及中国老年社会加速演化过程中的脑健康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也是全社会的实际需求。王立平告诉记者,利用脑科学、脑认知的基本原理,提升群众对儿童和青少年情绪健康管理的科学认识,以及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过程中面向老年社区的认知障碍筛查体系的建设,有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思路。
截至目前,王立平团队建立了面向青春期青少年情绪科学认知的课程体系和科普体系,线上线下服务青少年超过350万人次;建立深圳首家面向老年社区的“脑健康工作室”,服务老年人超过2000人次。接下来,他们团队将围绕高质量内循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培养创新创业融合型人才。利用脑科学、脑认知科学规律,服务初中、高中阶段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和好奇心保持,为培养“使命担当、创新素养、健康快乐”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下一代提供科学支撑。
助力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
近日,在深圳先进院数字所,院长樊建平正在对项目组技术负责人孙婧博士汇报的城市透明智能体设计提出修改建议,项目组的同事们也在一旁记录着樊建平的指导建议。
过去3年,项目组为解决政务管理服务系统孤立、封闭、异构的难题,在樊建平院长带领下,先后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自主研发城市政务大数据透明管理和智能服务平台原型。该项研究成果在广州市、丹东市、葫芦岛市等城市落地示范试点,为建立城市政务大数据管理、业务协同和智能服务,提升城市日常管理和政府应急指挥决策能力提供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圳先进院高性能计算中心执行主任魏彦杰研究员表示,计算中心要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布局基于高性能计算环境的优化算法理论、人工智能、并行计算等科学研究,助力智慧城市和生物健康大数据等应用研究。
魏彦杰告诉记者,过去几年,中心围绕城市疫情精准防控、沿海风雨精准预报、政务大数据智能管理等开展系列基础和应用研究,多次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展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科研工作者要脚踏实地,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说。
(原标题《深圳科研工作者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四个面向” 扛起使命担当》)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1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2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3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4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5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6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7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8特区45年|独家专访在深荷兰创客Henk:深圳就像一座“金矿”
9寒武纪:网传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等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10视线即指令,所见即所付!深企发布全球首个全彩眼镜支付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