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候鸟万里大迁徙的“诺亚方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吴昊/文 敖翔 陈宝富/图
2022-11-05 17:30
摘要

台风“尼格”日前掠过南海,正在茫茫大海之上万里迁徙的候鸟,纷纷躲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暂栖,画面十分壮观。

台风“尼格”日前掠过南海,正在茫茫大海之上万里迁徙的候鸟,纷纷躲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暂栖。记者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获悉,11月3日,随着“尼格”风眼移动,南海东部油田多个石油钻井平台上水鸟云集,数以千计,或盘旋翱翔,或停歇避风,画面十分壮观。

深圳湾和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是东半球候鸟最重要的栖息地。距离深圳200多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这是候鸟往来于东亚-澳大利亚间迁徙的必经通道。

万里跋涉,难免会遭遇狂风暴雨。鸟儿要么在感知暴风雨征兆后迅速逃离台风路径,要么寻找“诺亚方舟”躲避一场有着毁灭性力量的灾难。

一座座矗立于深海之上的石油钻井平台,一艘艘漂浮于远洋之上的轮船舰艇,成了水鸟们在茫茫大海上唯一可紧急寻求庇护的“生命岛”。

“候鸟来访不是偶然,我们的‘朋友圈’还有鲸鲨、海豚、海龟等众多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西江油田电气中级工程师褚浩介绍,2022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当天,两头虎鲸在南海东部油田的“海洋石油115”号(FPSO)周边海域嬉戏捕食。这也是我国南海首次清晰记录到野生虎鲸连续捕食的珍贵画面。西江油田周边海域水质清澈、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给它们提供了“生态乐园”。

据了解,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运营的南海东部油田,是我国海上第二大、全国第七大油田,在保持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增储上产”不断刷新纪录的同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经理周超凡说,“南海东部油田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优选化学药剂,升级改造环保设备等措施,降低外排生产水OIW。2012-2021年间,南海东部油田各设施OIW平均值为14.07mg/L,远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相比2002-2011年平均值下降7.6mg/L、减少石油烃排放超11200吨。”

同期,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持续通过增殖放流、植树造林等方式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和资源补偿,10年累计放流虾类3.7亿尾、鱼类7220万尾、贝类2840万粒,种植红树林310亩约52万株,投入生态补偿金额超4600万元。

随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亮点,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加快向低碳化迈进。“大亚湾千万吨级海上CCS/CCUS集群项目研究”“陆丰油田群深远海漂浮式风力发电研究及示范应用”“高栏终端工艺脱碳产品化回收利用”等多个大型节能减碳项目,正在积极研究推进中。我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项目也将于2022年底投产。

爱护海洋,让我们共同守护人类与生物共同的地球家园,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原标题《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候鸟万里大迁移的“诺亚方舟”》)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吴昊/文 敖翔 陈宝富/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