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生谈阅读:笃定“真善美”之追求 激发创新创意之动能
晶报
2022-11-02 14:56

时维寒月,序属三秋。10月31日,深圳最高建筑平安金融中心的顶层迎来一场文化盛事: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福田分会场暨第二届书香福田读书月拉开序幕。在“读书”这件事上,福田当仁不让。作为深圳市中心区与“首善之区”,福田率先启动了今年的读书月活动,并同步发布了辖区首批特色图书馆,活动当天还为市民读者献上“对话福田”城市阅读论坛首场活动。一时间胜友如云,跨文化与科技领域的对话火光四射;窗外云卷云舒,城市的锦绣与美好尽收眼底。

在“对话福田”城市阅读论坛首场活动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和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三位大咖围坐于深圳海拔最高的“云书房”——也是本次重点发布的特色书房之一,就“科技与人文对城市的塑造和影响”主题展开观点碰撞与思想交流。作为长期致力于阅读推广、文化理论研究的大家,王京生对于阅读与城市创新创意之关系的阐述睿见迭出,引人深思。

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 与重视读书直接相关

党的二十大将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科技与人文无疑是支撑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软硬件基础,也是一座城市实现腾飞的“双翼”。具体到深圳,有两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一是到2021年底,深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达21335家,数量仅次于北京;另一个是2021年深圳人均阅读纸质图书9.15本,比全国平均水平多了近一倍。科技与阅读之间的某种正相关性由此可见一斑。由阅读涵养城市文化,又由文化带动科技创新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这一逻辑在深圳的发展历程中显得格外清晰。

“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作为深圳全民阅读的积极倡导者与推动者,王京生用这句话破题。而这项主张又表现为“树根”与“枝叶”的关系。首先,王京生认为阅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文化权利,这项权利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人文深圳的核心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满足人各个方面的权利(包括文化权利),而阅读无疑是文化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次,在王京生看来,一座有着远大前途的城市一定是一座热爱阅读的城市,时时为全民阅读灌溉、培土,假以时日必能开花、结实,成长为“合抱之木”,最终实现“让城市因为阅读而受人尊重”的远大目标。

一城市如此,一民族亦然。活动当天适逢明代大儒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王京生借此引申,谈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传承数千年而薪火不绝且不断发扬光大,和中国人尊崇读书人、读书事的传统有直接关系。《论语》开篇第一句即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夫子读《易经》“韦编三绝”,都是重视学习、热爱读书的表现;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阳明一生学问与事功卓绝,和他热衷于读书讲学关系莫大。名臣于谦用“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说出了读书人借读书摆脱俗气的道理;再譬如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两项竟都与读书有关:一为造纸术一为印刷术。以王京生的史识,这看似偶然实则绝非偶然。正因为有读书强烈的需求,社会才可能有这方面创造发明的激情。

阅读是培育滋养 创新创意环境的温床

前不久,由福田区主办的“2022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活动期间,“从全民阅读到全民创意”一时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阅读对人的创新创意能力、城市的创新创意指数究竟有何影响?王京生的回答中既有数据支撑又有生动案例。

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就是以色列。以色列人以热爱读书著称于世,同时其创新能力也有目共睹。以人口比例看,截至2021年,以色列人口不到1000万人,竟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按人口比例讲无疑为全世界最高。不光是以色列,还有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都体现了阅读指数与创新指数之间的高度吻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阅读为基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须把阅读当做基础工程。

纵向的历史经验与横向的发展案例,无不说明全民阅读与创新创意之间的内在关联。王京生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解释了“阅读何以是创新的温床”:因为所有创新首先要提出问题,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发布成果并与全社会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问题的提出往往始于读书时的思考。如果要提出并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站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去参阅大量的资料,然后进行自主的探索。“往大了说,阅读是创新创意的温床,整个创新链条都少不了阅读的作用。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没有阅读对创新创意环境的培育和滋养,是不可想象的;往小了说,创新创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小到一次交谈、一顿餐饭,如果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创意就产生了。”王京生认为创新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而哪些旧元素、旧知识不是通过阅读得到的呢?

阅读涵养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城市的发展又不断反哺阅读。当前,深圳正着力打造“五个典范”,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以丰富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涵养城市文化底蕴。这三种精神该如何在福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王京生首先对三个概念进行高度提炼:科学精神求真,人文精神求善,艺术精神求美,真善美三位一体,体现了深圳兼顾科学、价值与审美的多重维度。在他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城市,都可以笃定地追求“真善美”,积蓄起磅礴的创新创意动能。

■记者观察

创新深圳 从阅读开始

10月31日下午,在“对话福田”城市阅读论坛首场活动上,嘉宾们围绕“科技与人文对城市的塑造和影响”的话题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话。

尤其令人记忆深刻的是,王京生在对话中提出,阅读是创新的发动机,整个创新的全链条过程中都包含着读书的重要性。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没有阅读的支撑,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对深圳来说,科技与文化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而不管是科技还是人文创新,其源头都来自于阅读。

可以说,阅读是创新的底层逻辑。

这是因为,如果说过去城市靠资源驱动,现在更多地靠智慧驱动、创意驱动、文化驱动。这些年来,正是阅读,让深圳从一个工厂流水线之上的城市变成一个盛产并输出创意的城市。正是阅读,为深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增量。

人是发展的核心,检验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民众素质是否得到了提升,而民众素质与阅读息息相关。可以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无数人的可持续发展之上。这些年来,全民阅读的推行不但使许多深圳人建立起了对精神世界的自觉营造,获得了心灵发育的可持续性,也帮助他们提升了观察与思考事物的能力,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边界,在完成人文沉淀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也就是说,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其实与阅读存在一种隐秘但坚定的逻辑链条,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一个对未知事物具备探索精神的人。科技创新是文化宽容、思想浇灌和制度激励的结果,它们的共同前提是阅读。

来看两个有意味的数据。一个是,到2021年底,深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达21335家;另一个是,根据《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2》,2021年深圳人均阅读纸质图书9.15本,比全国水平多了近一倍;人均年度阅读电子图书11.70本,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到100%。不能说这两组数据之间没有关联,高新技术的发达,与全民阅读形成的求真好学的城市氛围、城市气质是分不开的。

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但推崇全民阅读,更推崇有质量、有品位、有深度的全民阅读。肤浅的快餐阅读、娱乐阅读、消费阅读等并不能解决人的灵魂安放问题,不能解决创意能力的发掘问题,有质量、有深度、有意义的阅读,才能使一个人成为内心完整而丰富的人,才能激发一个人体内储藏的巨大的创新潜力。

王京生说,“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借由他的这一句式,也可以说,创新深圳、创意深圳从阅读开始。

(原标题《王京生谈阅读:笃定“真善美”之追求 激发创新创意之动能》)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连博 三审 王越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