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李饶调解工作室:军旅底色腿勤嘴勤,“四讲四心”刚柔并济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张智成 文/图
2022-11-01 20:03
摘要

2018年8月,盐田区盐田街道以金牌调解员李饶为核心,成立了“李饶调解工作室”。

在调解工作中,有一些涉及金额较大,或涉及致残甚至死亡,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事件。这类事件是调解工作中的“疑难杂症”,任务重,调解难,跨度长,但又十分急迫。盐田区却有一间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室,敢啃“硬骨头”。2018年8月,盐田区盐田街道以金牌调解员李饶为核心,成立了“李饶调解工作室”。

虽为女性,但是军人出身的李饶在调解工作中充分发扬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作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凭借高效老练的工作经验,细致入微的工作方法,将街道的疑难纠纷、重大矛盾一一化解,立住了“李饶调解工作室”矛盾纠纷终点站的名号。

李饶主持调解

以“手勤腿勤”筑起第一道防线

2019年7月,某物流公司装卸工晚班下班回到家中后猝死。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有很强的对抗心理,谁的劝解都听不进,调解走进了死胡同。接到案件后,李饶作为调解员,首先尝试晓之以理,用讲法律摆事实的方式与死者家属沟通、调解。在她的努力下,死者妻子和女儿表示同意接受人道主义援助,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但岳母不认可,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情绪化,调解又一次陷入僵局。

面对棘手的情况,李饶转换思路动之以情,她深入到死者家属的生活中,了解家属的生活日常,跳出调解员与调解对象这个关系,成功让对方对她的印象从抽象的“调解员”,转化成有血有肉,会和他们谈心的“李饶”。

李饶“法、理、情”多管齐下,调解对象放下了偏见与抵触。李饶再次与死者家属沟通,将事情因由和补偿依据一一解释清楚,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最终取得死者家庭的认可,签署了协议,达成调解。

当事人送来锦旗

作为被群众信任的核心调解员,每当遇到这样的重大纠纷,李饶都会一心投入工作,真诚帮助辖区群众排忧解难。

她笃信,不管什么经验,总绕不过腿勤、嘴勤。她不让人民群众焦急等待、空跑趟⼦,为了疏导当事人情绪,跑断腿、磨破嘴也在所不惜。李饶调解工作室就是用这样的“笨方法”,让人民调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四讲四心”,将调解做到深入人心

在实战中,李饶调解工作室以“讲政治、讲党性、讲法律、讲原则”的“四讲”为原则,“耐心、 细心、慧心、走心”的“四心”为指导,刚柔并济,在具体工作时将基层社区调解工作做到人心深处。

在调解司机群体与货运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这类案件中,李饶调解工作室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本着公平、正义原则,将争议双方的诉求在法律面前摊开理论。既要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角度看问题,为合理诉求提供支持;也要在有人无理取闹时,一步不退,一步不让。在调解工作中展现出令人叹服的刚强特质,坚持解决问题,从而让理亏者心服口服,让占理者获得合法权益。

也许是因为主要负责人军人出身,李饶调解工作室整体的工作原则是刚强不容糊弄的,但在处理敏感、复杂的事务时,又会以人为本,不拉偏架,不做枯燥乏味的说教。

当事人充满感激,紧紧握住李饶的手

2020年5月,辖区某企业员工王某在辞职后猝死于企业宿舍。家属闻讯从河南老家赶来。案件交到李饶手里时,她了解这是一个极度困难的家庭。死者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母亲有尿毒症,妻子早已离家出走,第二个孩子患先天性佝偻病。现在家中的顶梁柱塌了,更是雪上加霜。

李饶注意到死者老父骤然面对儿子离世,伤心得食不下咽。她想着河南人喜欢吃面食,特地去买了水饺和拉面,温声劝慰他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才有力气料理儿子的事情。面对李饶这样细致入微的关怀,老人感动不已。

安抚家属情绪的同时,李饶马不停蹄。经过三天连续协调,李饶分别从政府慈善部门和企业渠道为死者家属争取到了人道主义援助,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带去了希望。死者家属分两路返乡,特意留亲人在深圳定制锦旗,只为亲手把写有“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送到她的手中。

当事人送锦旗

处理的案件多了,李饶调解工作室的真心与奔赴也换来了当事人诚心的感激。办公室挂满了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有些外地当事人在结案后还特意带着家乡特产来致谢。群众的热情深深触动了李饶。但是面对那些物资,李饶一律谢绝。有些当事人很“狡猾”,扔下东西,转身就跑,李饶一定会微信转账回谢回去。

“我们要真心地替失去亲人的家属们着想,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李饶说道。在同事们的记忆中,李饶总是用她那洪亮的嗓音,迈着稳健的步子,马不停蹄奔走在纠纷现场与调解室中。用工作实绩,把“李饶调解工作室”的招牌擦得闪亮。

见招拆招,用必胜的信念化解纠纷

李饶曾守卫着祖国的东北门户,练就了过硬的本领。退伍之后,李饶从事应急维稳工作十余年。在她看来,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她将这种精神信念根植在工作室里。

“我是军人出身,我很清楚调解该细腻的时候要细腻,该拍桌子的时候也要拍桌子。”李饶用军人的思维来面对调解工作。每一桩案件,李饶与工作室团队都是抱着必胜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去面对纠纷,解决问题。

李饶在现场了解情况

2018年底,李饶调解工作室接到一起夹杂了经济、合同、情感等多元因素的信访案件。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出现过激语言和行为,触及法律。李饶立即中断调解,联系执法机关,对其依法进行处罚。而在当事人被拘留期间,李饶主动邀请相关专家对当事人开展心理疏导和劝解,从内心里改变当事人偏执的态度。在她就事论事、法理相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调解下,经历数次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

其实身为血肉之躯,李饶也不是真的毫无畏惧。调解员也是人,面对情绪激动、人数众多的纠纷当事人时,也会担忧,也会害怕。但李饶硬是凭着军人钢铁般的意志,不管面临多么复杂的情况,始终迎难而上,见招拆招,充分发挥军人本色。

在李饶和团队坚持深入群众、主动出击,全力开展调解工作的努力下,调解⼯作室成立至今共调处重特大案件70余宗,涉及金额3500余万元;审阅各类卷宗1500余份,成功帮助380余名当事人维护正当利益,他们收到的锦旗也挂满了办公室。

(原标题《盐田李饶调解工作室:  军旅底色刚柔并济  “四讲四心”入人心》)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张智成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