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洪向华 解超
2022-11-01 09:56

提要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不仅触及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与本质特征,还涉及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与实践方式,从思想指引与行动指南上分别构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源”、行之“实”、行之“因”,从而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运思图景展现于新时代的大潮中,共同诠释出“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要义与真理。

当今世界体系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的显著标志就是中华民族正在踔厉奋发走向伟大复兴。生逢伟大的时代,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以团结向上的姿态,扎根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大地中,不断推动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也是开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更是指导我们在继承与发展其哲学立场、观点与方法基础上续写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版本的科学理论武器。立足新时代,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仅有益于增强思想的原创性从而融汇理论资源、彰显时代精神,还有利于形成实践伟力与时代潮流的同频共振,使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与实践力量。

一、深刻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不仅触及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与本质特征,还涉及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与实践方式,从思想指引与行动指南上分别构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源”、行之“实”、行之“因”,从而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运思图景展现于新时代的大潮中,共同诠释出“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要义与真理。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源”。在中国社会遭受列强入侵、战火频繁、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之时,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的“理论力量”和“思想密码”。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不断探索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运用于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了符合时代特色、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飞跃。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规律,呈现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光辉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高度凝练与精准概括,展现出一幅由马克思主义“源”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流”的美妙图景。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实”。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根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从理论形态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兼具科学性全部要素的理论体系;从理论特征而言,马克思主义兼具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使之有机结合;从理论立场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立足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从理论功能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方法论存在着长久的生命力与指导作用。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理论特征、理论立场与理论功能,精准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共同构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基础与实质性支撑。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因”。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主体力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具备了以下特质:其一,立足中国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表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话语现状,不是一种被外在赋予中国特殊性的既定话语体系,而是在中国社会实际中孕育而生的话语革命。其二,立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是其最本质、最内在的要求。从主体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而是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需要,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例如:“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不仅正视了我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与复杂国情,还立足于当前世界发展大趋势,中国未来发展大方针,形成的解决中国未来现代化问题的创新突破。总体而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让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中国具体实践的“时代性”、“行”在中国共产党的与时俱进的“开放性”与“人民性”。

二、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互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不仅以思辨的态度将其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阈下进行深刻演变,还将其立于更宽广的社会基础来考察,通过对“两个结合”“三大规律”“时代课题”的深刻解读,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抽象上升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为21世纪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发展开辟了良好契机。

在理论探索与创新中深化认识“三大规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历史发展总是有迹可循,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抽丝剥茧,发掘其内在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必须解决的尤为重要的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时代洪流中坚持理论为先,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循环往复和曲折漫长的艰辛历程中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聚焦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创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聚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的成就”,以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与再认识;关注世界发展大势与全人类幸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人类共同价值”等全新话语表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化与拓展了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在把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中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这一方面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其本身“能”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行”的把握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笃信不移,另一方面揭示了“马克思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根本在于可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为融通”的科学真理,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进行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两个结合”从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成长密码,为我们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指明未来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在把握时代大势中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以百倍信心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在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中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容与核心要义,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与方法论,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等关系,增强底线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熟练掌握与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水平。党的二十大在深刻洞察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与世情党情国情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制定新的方针政策、纲领举措提供了决策遵循与依据。其二,熟练掌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立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以原创性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法吹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冲锋号,在深刻回答时代课题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其三,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转化为自觉的思维模式与思维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探寻我国发展道路、人类文明发展进向的过程中,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等重大时代问题,以“两步走”“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个必由之路”等原创性理论指明了中国未来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结构性的发展规律与逻辑,不断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提高到了全新水平。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理论,理论创新需要担当作为。当今世界体系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的显著标志就是中华民族正在踔厉奋发走向伟大复兴。生逢伟大的时代,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以团结向上的姿态,扎根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大地中,不断推动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洪向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解超,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标题《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连博

(作者:洪向华 解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