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诗和远方 相约大美光明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周莉 文/图
2022-10-28 09:55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

金秋十月,光明小镇欢乐田园葵花似海,稻浪翻滚,秋色田园美如画;茅洲河两岸芳草争相绽放,鱼翔浅底;虹桥公园引人入胜,“红飘带”蜿蜒大顶岭,成为光明田园都市风的地标打卡点;城区大街小巷市容干净有序,主次干道滴绿溢香,光明日益彰显着“绿色风、国际范、科技韵”的世界一流科学城新形象。

光明虹桥公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光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简称“光明区城管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以绣花之功管理城市,以工匠精神推进精品化建设,以愚公韧劲提升城市品质,实现从“补短板,强基础”到“求质量,提品质”再到“重细节,出精品”的标志性转变,全区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正随着城市能级的跃升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东明大道。

拆清建管,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清除违法养殖及乱搭建是盘活土地空间、服务发展大局的重要抓手,更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光明区城管局大力开展违法养殖整治“攻坚战”,严治违法乱搭建,保护国有土地等治理行动,于2015年彻底清除了辖区的违法养殖。

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2016年,光明区城管局在“拆清建管”的总体思路下,拆除违法乱搭建,清理积存垃圾,累计拆除临时违法乱搭建约300余万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生活垃圾、存量垃圾和拆除后乱搭建垃圾164万吨,为城市更新建设、项目落地、环境品质提升等提供有力保障。

为做好乱搭建拆后腾地复绿工作,光明区城管局结合工作实际,指导街道、社区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经统计,近年来全区新增街心休闲公园138个,提升道路341条,新建改造停车场160个,新增停车位13186个,建成儿童游乐场、篮球场等娱乐体育设施66个,完成店招立面整治307处,大大弥补基础设施历史欠账。

市容秩序是城市颜值,更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十年间,光明区城管局通过持续开展泥头车、黑煤气、六乱一超等市容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六乱一超”行为450万余宗。

为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光明区城管局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并为街道执法队聘任了“驻队律师”,将法律手段运用到城管执法全过程,严格落实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18年以来,市容秩序考核成绩3年名列全市第一,一年名列第二,为全区环境秩序提供了坚实的执法保障。

玉塘龙湾片区治理后。

绣花治理,精细扮靓城市颜值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光明区城管局积极回应群众之盼,按下精细化治理“加速键”,以雕琢城市之美的“匠心”,破解重难点问题,城市从里到外都发生喜人的变化。

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上新台阶。全区环卫清扫全面实现市场化,清扫清运标段由59个整合至22个,建立环卫行业“1+6+8”责任体系,全面实施不良行为记录、市场准入、“红黑榜”机制,市容环卫保洁实现“全时段、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监管”常态长效目标;试点启动玉塘街道“城市管理一体化”建设,推行市容、环卫、园林等集成管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光明”经验。

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光明区完成43座垃圾转运站、213座公厕升级改造、4处共6座街头小型公厕建设,并统筹完成公厕周边景观提升工作;完善母婴室、第三卫生间、标识等人性化设施配置,配有专人管理,让市民群众告别“如厕难”。

“两园”顺利落地实施。由于全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围城”问题长期是光明的困扰,光明城管局启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光明环境园(厨余垃圾)正在加速推进工程施工,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按照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推进光明能源生态园(生活垃圾)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

户外广告控规提质。围绕重点区域,对范围内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减量提质”。一楼门楣招牌逐步实现“主干道—市政道路—村道—巷道”一楼门楣招牌备案制,市民全程网上申报,累计备案1324宗;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审批承诺时限由原来的20天压缩为7天,累计审批户外广告许可201宗。

垃圾分类体系初步建立。运用大分流、细分类的推进策略,初步建立九大分流分类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通过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共建,创建薯田埔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模式,打造全市首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门户区颜值提升。光明区全力推进地铁6号线、公常路沿线、光侨路沿线、科学城展厅等科学城核心片区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周边环境美化提升,2018年以来,已完成82条道路绿化提升;楼村北片区、虹桥公园片区、凤凰片区、汽车城片区等全域景观依次亮相;重塑大外环高速东长路出入口、龙大高速楼村出入口、南光高速北环大道出入口等3个重点门户区节点,提升了高端人才对光明的信心,促进更多优质产业、创新企业落户光明。

大外环高速长圳出入口。

山水连城,塑造田园都市风貌

山、水、林、田、湖、草是光明独特的生态优势。为在城市管理中强化蓝绿本底优势,光明区最先于2017年提出“做好山水文章,建设公园之区”,让城市自然风光从“星罗棋布”到“串珠成链”,让光明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截至2021年底,光明区公园总数达279个,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群众可以尽情到光明游虹桥、走大顶岭绿道,畅享山林野趣。红花山、凤凰、大雁山等公园成为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的绝佳之地。2022年,新建续建百花园、明湖城市公园等14个公园,明湖城市公园将成为全区首个“开放式公园”与“汽车主题产业”相融合的汽车主题文化新场景。

如今,人们惊喜地发现,公常路、东明大道、华裕路等花园式景观大道焕然一新,花漾街区、街心花园、共建花园、口袋公园等遍布小区边、空地上、道路旁,门前绿洲持续延伸,“抬头见绿景,出门闻花香”的场景已是寻常之事。

为了提升公园可参与性,光明区完善“游乐—无障碍—便民”三类公园配套设施,打造健身步道、郊野径,建立游园协助、5G智慧游园等专类服务设施,增设驿站、书吧、轻饮食,还在大雁山公园建立了全区首个自然教育中心,举办公园文化季、迎春花市、花展等活动,提升公园文化魅力。

今年,光明还启动“山水连城”综合规划编制,依托山海廊桥、道路绿廊、百里碧道,将全区山林、水库、农田等生态景观和现有公园串联成片,建设郊野径超100公里,耦合光明区绿环碧脉,持续输出最精彩光明山水T台、最亮眼山水连城示范区、最野趣环光明郊野径、最生活烟火水街、最特色公园群落等5大拳头产品,进一步彰显光明的田园都市新风貌。

烟火漫城,营造宜居宜业宜游人居环境

光明,是驶向未来的科学方舟。

在光明区城市管理的规划中,提出打造“宜居净城、山水连城、烟火漫城”典范城区的工作部署。光明有110个城中村,全区城中村居住人口比例较高,在光明迈向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征途中,让“村”与“城”融合共生是关键一环。

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品质,高标准治理城中村。为了消除光明区城中村“脏乱差”面貌、架空线路凌乱、安全隐患突出等短板问题,光明区自2018年起,开展为期3年的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高标准完成了治安、生活污水等12项任务治理,让城中村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得到解决。同时,光明区在城中村建设停车场,配备休闲娱乐设施,新建改造公园99个,面积约40.87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88个,新增车位数6070个,完成立面刷新约80.5万平方米,打造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美好便民“居住圈”。为此,光明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实现城中村综合治理的区。

2022年,在保留城中村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光明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道路设施,启动“三宜街区”创建选点工作,邀请了专家、企业家、创客等参与村城共创,举办社区实践工作坊,搭建居民共治平台,统筹协调城市风貌与功能业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复刻市井记忆,让光明不仅具有山水入繁城的都市风貌,又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烟火气息。

从“干净光明、有序光明、绿色光明”到“宜居净城、山水连城、烟火漫城”,光明城管用“绣花”功夫回答城市管理的时代课题,交出了“十年不凡”的城管答卷。

未来可期,摹绘诗意的高颜值光明

未来已来。站在发展新起点,光明区城管局将深度挖掘城区蓝绿本地和环境优势,踔厉奋发,将光明打造成“宜居净城、山水连城、烟火漫城”典范城区、“全域自然教育”示范区和全市垃圾分类处理标杆城区,实现“半城山水半城园,一角烟火一角景”。到那时,全域公园体系基本构建,公园生活空间实现跨界融合,山、水、林串联成网,山水辉映、景美城趣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光明将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周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