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相间,吃素主义
爬树达人,爱吃爱睡
性情温顺,呆萌可爱
......
近年来,因为喜欢翻滚卖萌
国宝大熊猫在网络上
喜提“滚滚”这一亲切的称号
今天是国际熊猫日
跟随镜头一起来看看
大熊猫和人类朋友们暖心互动的故事
【熊猫“红娘”】郎舜筠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姑娘,从小就喜欢大熊猫,长大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在香港海洋公园当了一名大熊猫饲养员,负责照顾中央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熊猫。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后,中央政府先后向香港赠送两对来自四川的大熊猫,它们不仅给香港市民和游客带来欢乐,也使四川与香港结下独特的缘分。
2015年,郎舜筠陪着大熊猫“盈盈”回四川卧龙老家“相亲”,这是她第一次到内地。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郎舜筠遇到工作人员董超,两颗年轻的心因为大熊猫走到一起。如今,他们已有一个4岁的儿子,组成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国宝’给我当了‘红娘’。”郎舜筠说,“中央政府赠送大熊猫给香港,不仅使内地与特区有更多情感交流,也让我受益良多。”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追踪国宝记】今年53岁的宋自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彭州管护总站的一名巡护员,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21年。铁瓦殿位于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是大熊猫生存繁衍的关键区域。宋自强介绍,巡护员要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GPS点位标注、红外相机检查维护,还要沿途检查地质灾害、私搭乱建等情况。
负责维护红外相机的刘志波说:“每次巡护主要是寻找保护区大熊猫的踪迹,并对区域内大熊猫的活动进行观测,比如脚印和粪便,取得标本并带回分析。”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巡护员,足迹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守护着大熊猫栖息的净土。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温柔“奶爸”】马涛,今年51岁,是北京动物园饲养队大熊猫馆班班长,他已经在大熊猫饲养员的岗位上坚守了32年。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马涛就跟着师父对动物进行行为观察和采样。之后,马涛开始和同事们为熊猫“量身定制”食谱,除了新鲜的竹子、竹笋外,马涛还会将苹果、胡萝卜、鸡蛋、窝头等食物进行配比,保证大熊猫的营养均衡。
从业32年,马涛饲养过近20只大熊猫,对大熊猫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平时都会跟大熊猫互动,日积月累,它们会熟悉我们的声音、气味,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马涛说。“动物很单纯,跟它们相处的时候很舒心,它看你的眼神特别像跟亲人之间那种交流。对着它们的时候心里软软的,充满柔情。”
在马涛眼中,饲养员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们所饲养的是珍稀的“国宝”大熊猫,又让这份工作变得不平凡。“动物也是生命,要尊重它、珍惜它。为了让这个物种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我会尽自己所能善待它,用生命去守护生命,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使命。”马涛说。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综合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詹婉容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