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拟建469公里慢行骨干网,3条自行车线路或率先试点

读特记者 刘珂
2020-07-26 11:45
摘要

据透露,深圳将规划建设469公里慢行系统骨干网络,其中包括6条自行车快速路和12条干线主廊道。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近日发布《深圳市慢行系统骨干网络布局及试点实施方案(公众咨询稿)》(以下简称“公众咨询稿”),就城市自行车骨干网络规划建设征求意见和建议。据透露,深圳将规划建设469公里慢行系统骨干网络,其中包括6条自行车快速路和12条干线主廊道。

公众咨询稿提出,深圳将构建由“自行车快速路、干线主廊道”两个等级组成的慢行交通骨干网络,进一步完善自行车道划分等级系统。

其中,自行车快速路为自行车专用,路权独立,与其他道路交叉口以立交形式通过,功能定位为中短距离跨片区通勤,休闲健身,兼顾接驳,设计时速标准为20km/h。

▲自行车快速路

干线主廊道重点关注自行车需求、同时兼顾步行,具体将结合现状或规划道路,采用护栏、绿化等设施隔离方式设置,与其他道路相交时,以平面交叉为主,但交叉口处设置信号优先,局部采用立交,设计速度15km/h,在条件受限时可采用更低的设计速度。

▲干线主廊道

按照规划方案,全市共规划6条独立新建的自行车快速路和12条在道路两侧进行改造的干线主廊道,共计469公里。同时,依据客流需求以及建设条件等,选取3条骨干自行车线路作为示范,分别为:蛇口至留仙洞自行车快速路,福田至罗湖自行车快速路,葵涌至大鹏干线主廊道。

试点一:蛇口至留仙洞自行车快速路将打通西丽-科技园-后海-蛇口慢行通道。根据推荐方案,线路将沿石鼓路、沙河东路、白石路、后海大道等布设。全线计划采用6m宽双向4车道高架,沿道路绿化带布设,全长16.5公里,沿线设置11处转换节点,平均间距1.5公里,5处应急中心,10处自行车停放点。

试点二:福田至罗湖自行车快速路将打通南山-福田-罗湖慢行通道。线路主体将沿滨海大道、滨河大道分布。全线拟设置6m宽双向4车道的独立自行车高架,全长10.5公里,沿线设置11处转换节点,平均间距1公里,6处应急中心,9处自行车停放点。

试点三:葵涌至大鹏干线主廊道推荐方案全长6公里,经过葵坪路、雷公山隧道、迭福山隧道等。

本次征求意见时间截至2020年8月21日24:00。市民可前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查询公众咨询稿详情,并可通过网络留言、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提出对规划方案的建议和意见。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刘珂)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