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增产4.68%!黑龙江大豆免耕及秸秆还田技术示范成功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2-10-06 11:21

5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绥化综合试验站(下简称绥化综合试验站)传来好消息,经专家实测,该站开展的大豆“免耕及秸秆还田技术示范”有了新突破,不但产量较常规栽培平均增产4.68%,而且实现秸秆全量还田,有效解决了秸秆残茬造成的缠绕拥堵、适时高质量播种等难题,能够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收获大豆

测产专家

绥化综合试验站站长景玉良介绍,有关专家对应用该技术的绥化市北林区太平川镇团结村50亩绥农44大豆进行了田间鉴评测产,随机抽检的4.89亩大豆籽粒总重量1152.97公斤,同一地块常规栽培4.98亩大豆收获籽粒总重量1121公斤。两种模式实测含水量均为12.3%,按标准含水量13%折合、杂质率为2%、田间损失率3%计算,“免耕”实收为3672.25公斤/公顷,“常规”为3508.07公斤/公顷。专家组一致认为,“免耕及秸秆还田技术”模式,能够满足大豆新品种绥农44在绥化市北林区种植生育期内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春季播种

据了解,绥化综合试验站利用耕种机械化团队创新研发出的机械和技术模式,一次进地即可完成秸秆残茬侧向可控抛出清理、种床整备、精密施肥播种、防除和播后地秸秆湿度粉碎均匀覆盖等作业工序,有效解决了秸秆残茬造成的缠绕拥堵、适时高质量播种等难题,并利用秸秆构建了良好的种子发芽、生长环境,全面实现了苗匀苗齐苗壮和培肥地力的大豆耕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

查看苗情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耕种机械化岗位专家陈海涛认为,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导致土壤犁底层变厚,耕作层变薄,土地上下“不通气”,恶化了土壤墒情,水土流失严重。秸秆覆盖免耕是典型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即收获后至播种前,不搅动土壤,利用秸秆覆盖地表,减轻风侵和水蚀,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实现增产增收。

查看中期大豆长势和秸秆腐熟状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题《平均增产4.68% 大豆免耕及秸秆还田技术示范成功》)

编辑 陈冬云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高原 桂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