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早上八点半,深圳图书馆门口排起了长队。在队伍里,记者看到有不少背着书包的小读者边排队边阅读手中的书籍。“我们七点四十就来了,明年高考,我和同学相约国庆假期来图书馆看书,补一下自己的学科短板。”高三学生范同学对记者说。暴雨过后,早晨的阳光里还氤氲着些许雨雾,天气也日渐凉爽。阅读“充电”、静享书香已成为不少深圳人度假的首选。
图书馆内,市民们安静地选书、读书,桌上暖黄的灯光让一个个专注的轮廓更加清晰。“我是来这复习考研的。”家住龙华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是这里的常客,因为图书馆学习氛围好,学习效率高。“阶梯上比较空旷,在这里小声念书不会影响到别人。”而在图书馆报刊区,年过七旬的朱爷爷笑着对记者说:“我家就在附近,我几乎每天都来图书馆看报,老一辈人的习惯改不了。今天是国庆,报纸上的内容肯定很丰富。”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为避免现场人员聚集,深圳图书馆在10月1日恢复正常开放后,采取提前预约入馆方式,读者需在深圳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提前预约,到馆后使用手机扫描“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检测正常后,持本人读者证进入场馆。记者在馆内看到,座椅上放有“隔位就坐”的醒目提示牌,馆内不时有工作人员举着“请规范佩戴口罩”的牌子走动监督。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同时在馆人数不得超过2000人,少儿服务区同时在馆人数不得超过200人,达到上限后实施“出一进一”动态管理。南书房暂不开放。
坐落在图书馆旁边的中心书城也是市民极为青睐的阅读打卡地。一走进卖场,由《新华字典》排成的“国庆”二字映入眼帘,红色的字典层层堆叠,为国庆假期的书城增添了一抹靓丽的“中国红”,引得不少市民在此拍照留念。
在“这里是中国”书展区,《国家宝藏》《二十四节气》《丝绸之路》等与中国历史人文相关的书籍应有尽有,充满着浓浓的国风味。而在2022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百本入围书单展前,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选购。选好书籍的读者们或席地而坐,或坐在“书海梯田”,惬意享受着自己的假期阅读时光。
除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读者外,还有不少学生三五成群来逛书城。“我们几个是同班同学,正好假期有时间,就约朋友们一起来充充电。”初三学生张同学说。“我是个‘科幻迷’,从小就喜欢读科幻小说。感觉中国科幻小说近几年进步挺大的,期待出现更多好作家。”从事互联网工作的苏先生表示。
记者了解到,读者同样需出示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扫场所码进入书城,书城内有相关工作者和志愿者提示读者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清洁人员定期进行地面和书籍消杀,为读者提供安全的购书环境。同时,在自助查书机和自助收银机旁,都放有消毒洗手液供读者使用。
(原标题《书香溢金秋 国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