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工程“谢洪涛工作站”启动

东莞+
2022-09-30 15:18
摘要

借助高层次教育人才力量,助推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

家门口拥有越来越多的名师、名校(园)长,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万千家长的共同愿景。9月29日,东莞市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工程“谢洪涛工作站”启动仪式暨专项课题开题报告会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顺利开展。此次启动仪式,是东莞市着力打造“莞邑良师”行动计划缩影之一,将借助高层次教育人才力量,对教育重点项目进行攻坚克难,助推东莞教育跑出“加速度”。

搭平台锻良师

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辐射

“工作站将结合培养方案与中心实际,集规划、研修、攻坚于一体。”活动现场,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工作站主持人谢洪涛首先详细解读了工作站的建设方案,并为工作站团队成员颁发聘书,为课题实践基地及课题组成员颁发证书。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秀春满园。据介绍,为最大程度发挥工作站示范引领作用,“谢洪涛工作站”吸纳了众多全国、省、市名师资源。为成员营造丰富而优质的学习机会,加强后备队伍的培养,带动一批优秀校长(主任)和骨干教师实现更快的成长。

东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周少波会上发表讲话。他对工作站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工作站主持人带领团队成员构建研修共同体,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东莞打造“品质教育”;二是希望工作站成员和课题组成员,珍惜每一次机会,以工作站为平台,认真研修;三是希望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各学校、各活动中心大力支持工作站的工作。

据介绍,自《东莞市打造“莞邑良师”行动计划(2021-2025年)》出台后,东莞公布首批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名单共50名,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谢洪涛位列其中。此次,“谢洪涛工作站”率先启动,将解决少年宫发展实践中遇到的重大课题、重要难题,总结提炼经验措施。搭好平台为教师赋能,促进教师成长,做好“开路者”“引航员”的角色。

“目前,东莞有十所少年宫。这次,我们工作站吸纳了部分镇街少年宫力量,希望通过项目课题研究,聚焦‘双减’之下,少年宫事业发展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发挥团队智慧,进行集体攻关,最终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将研究成果辐射至镇街少年宫(学校),引领其高质量发展。”谢洪涛说,力争三年后,把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成为市内最好、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深受社会好评的校外教育标杆,引领全市少年宫系统高质量发展。

解难题谋发展

校外教育探路先行

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校外活动场所,对提升学生全面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活动中,课题主持人谢洪涛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计划等几个方面详细作了东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课题《“双减”政策下少年宫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谢洪涛表示,该课题是东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专项攻坚项目,以校外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出发点,博采众长,以“五项工程”为抓手,探索少年宫创新改革新模式。

作为工作站指导专家,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副秘书长陈敬,深圳市人民政府督学、广东省中小学校外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春良对工作站的成立表示祝贺,同时就开题报告提出了宝贵建议,对“五项工程”进行了具体评议。并表示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新时代少年宫面临着功能性定位问题与社会职能定位问题,需要在少年宫教育理论与少年宫教育实践两方面进行突破,而工作站的启动将让新时期中国校外教育领域迎来“东莞方案”。

陈敬认为,少年宫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场所,一直以来,在东莞市教育局对校外教育的高度重视下,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创造了许多卓越价值的校外教育成果,“谢洪涛工作站”的成立,是东莞教育“十四五”创新之举,希望工作站迈好步,不停步。

杨春良表示,近年来,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硕果累累,在全国率先探索校外教育集团办学的模式。中心的场馆建设、环境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建设等全面开花,可以说在广东省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此次,“谢洪涛工作站”的启动,聚焦“双减”课题研究,对中心教育集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期待工作站取得好成绩。

【人物专访】

“谢洪涛工作站”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什么?

谢洪涛:工作站将围绕东莞市打造“莞邑良师”行动计划,在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工作的整体统筹下,以主持人为主导,以着力解决少年宫发展实践中遇到的重大课题、重要难题为目标,通过组建研究共同体,采用项目攻关、专题研究等方式,围绕《“双减”政策下少年宫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项目,带领团队实施学生社团立品工程、特色课程创新工程、课后服务提质工程、展演活动添彩工程、资源全域辐射工程“五项工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和产生高质量实践成效的新型工作站。

“五项工程”包含哪些内容?

谢洪涛:“五项工程”包含:特色课程创新工程。创新社团课程设计,优化原有课程布局,构建基础培训与团队课程有机衔接、梯度目标有序渐进的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校外兴趣特长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向新向好。

课后服务提质工程。探索课后服务模式,建设中小学课后服务队伍,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课后服务做实做优。

展演赛事添彩工程。创新活动项目,规范活动管理,加快品牌打造,整合资源利用。展演赛事添色添彩。

学生社团立品工程。规范团队训练,改进管理机制,优化建设方案,完善评价机制。学生社团有量有质。

资源全域辐射工程。整合市、镇资源,丰富集团化办学形式,创新实践模式,推广办学经验。集团办学帮扶辐射稳行稳进。

工作站团队成员既有青少年活动中心专业教师团队,又有中小学校教育专家团队,为何这样设计?

谢洪涛:无论是校内教育还是校外教育,首先都必须服务于青少年,在这一点上,服务对象是一致的。其次,馆校共建共享,互通互融,实现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衔接和整合,能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功能。

东莞日报:工作站这项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是什么?

谢洪涛:课题研究通过五项工程的实践,实现教学课程、课例优化;课后服务丰富拓展,社团建设机制创新、活动渗透育人理念,资源全域辐射。探索出一种新的实践发展模式,让少年宫的改革创新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迎合青少年兴趣特长,契合青少年发展需要。

(原标题《东莞市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工程“谢洪涛工作站”启动》)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连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