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世界纪录!深中通道超宽E32沉管管节顺利出坞

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交集宣 岳路建
2020-07-25 12:39
摘要

深中通道最宽钢壳沉管E32管节浇筑完成并顺利出坞,此举刷新了世界上超宽管节在受限水域的出坞纪录

7月25日,广东省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粵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一一深中通道最宽钢壳沉管E32管节浇筑完成并顺利出坞,此举刷新了世界上超宽管节在受限水域的出坞纪录。

E32管节是项目隧道首个非标准管节,与东人工岛岛头堰筑段对接。E32管节长123.8米,宽由53.6米逐渐变宽至55.46米,高10.6米,具有“超宽、变宽”技术特点,浇筑完成后的钢売混凝士管节重约6.8万吨,比此前沉放的E1管节还要重8000吨。

7月25日10点半开始,预计下午1点完成。此举不仅刷新了该船坞最大吨位、最深吃水的浮体出坞记录,也刷新了世界上超宽管节在受限水域的出坞纪录。

深中通道S08标由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打捞局组成联合体共同负责。受限于场地因素,超宽变宽管节只能在广州南沙中船黄埔文冲船厂的唯一船坞内进行预制及一次舾装(管节临时辅助设施安装)。

作为世界超宽沉管管节,E32管节浇筑方量约25000立方米。为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方量浇筑的需求,项目建设团队研发了智能浇筑成套设备与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BIM等信息化技术,构建虛拟施工现场,将施工数据实时传输至智能浇筑设备,实时调整完成不同的工作指令,实现设备精准寻孔、智能收放浇筑管、泵送启停、自动调整浇筑速度及可变跨径等功能,满足不同管节行车道孔、墙体、顶板浇筑,并能实时传输浇筑信息数据,实现管节浇筑过程智能化施工。

“智能制造有效破解了超宽管节预制的难题,通过自动化、精准化的智能浇筑成套设备,实现隔仓脱空高度基本控制在5毫米之内。”深中通道S8标保利长大项目经理吴旭东表示。

E32管节预制完成后,首先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便是如何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完成出坞绞移动作。

“出坞过程最浅处水深8.3米,必须等待涨潮时2.6米的潮位,才能确保管节和船坞设施的安全性,当天满足该潮位的持续时间仅有四个半小时左右。”负责沉管出坞的广州打捞局项目经理孔维达表示,在施工中技术人员须把每一个步骤细化到分钟,克服更换纹缆系统期间操作复杂,设备繁多,作业时间紧,安全风险大等难题。

出坞只是第一步,E32管节需转运到港池内坐底寄放1年。广州打捞局仅用30天顺利完成E32管节水下坐底寄放区超过12000立方的碎石垫层铺设工作,为E32管节出运前打造完美的寄放环境。还设计出一套管节自重+满舱压载+碎石基础十防滑系泊的双重保障系统,可抵御50年一遇的台风工况,比规范上施工期抵抗10年遇台风工况的要求提高了标准,同时辅以高精度水下定位+智能化遥测的施工期监测系统,保证管节寄存期间的安全性。孔维达表示,如此大尺度的管节在半开阔海域的坐底寄放,在世界上尚属首例。根据计划,E32管节将于2021年年中出运至东人工岛岛头堰筑段进行沉放安装。

目前,深中通道建设进展顺利,各构造物有序推进。桥梁工程方面的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塔承台施工全部完成,进入塔柱施工阶段。岛隧工程方面,东人工岛正在进行岛壁抛填及岛内回填砂施工,西人工岛正在进行岛上暗埋段、敞开段隧道施工以及岛壁抛填作业。沉管隧道主体工程方面,6月17日,EI管节已完成沉放对接,E2管节预计7月底进行沉放对接,其余沉管预制正在推进中。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交集宣 岳路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