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 献身国防 联勤保障部队有个“许三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唐光明
2022-09-22 08:13

9月5日,刚刚结束在北京的技师资格考试,联勤保障部队某团一级上士吴勇匆匆赶回部队参加模拟输油演练。吴勇不仅是中央军委表彰的“全军备战标兵个人”,还曾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荣立过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可以说,他是一个“兵王”,更像是现实版的“许三多”,和更多的军人一样,为国防建设和兴军、强军做出贡献。

烈日之下,吴勇和战友们3人一组,分工合作;他们健步如飞,动作敏捷,不到2分钟,一条钢铁长管就已经组成。吴勇个头不高,脸膛黝黑,眉毛浓厚,憨憨的模样。他说,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从入伍到现在,一直秉承“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理念,埋头做事,抢先干、努力干,强化自己的体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用自身的强化,激励战友提升,促进部队的保障能力。

吴勇的努力是每一个战士都看得见的:别人中午休息的时候,吴勇在苦练体能;别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吴勇在苦学知识,钻研业务。按照吴勇的解释,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如果自己不利用休息时间,不把时间从拥挤的安排中挤一些出来,自己永远不可能做得更好。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奋斗,吴勇的成绩逐渐露出头角,在他的带动下,战友们的体能、业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2013年,被选取士官后的第一周,吴勇就当上了班长,成为原某军区野战输油管线大队最年轻的泵站长。期间,他4次被大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爱军精武标兵”,2018年被某战区表彰为某项任务练兵备战个人。

在战友们眼中,吴勇刻苦训练,钻研学习仅是他努力的一面。面对上级交付的任务,吴勇不仅可以迎难而上,而且还可以顺利完成。2015年,部队在高原地区驻训,演训时“以水代油”,当地河水泥沙大,虽然他们事先做了过滤网,但细沙还是进入输油泵导致漏水。

演训在即,没想到输油泵却漏水趴窝,检查断定是某精密部件的机械密封出了问题。

过去在使用供油泵、输油泵等装备时,管线官兵负责装备操作和基本维修保养,涉及精密部件的故障,必须由厂家派人过来维修。目前情况,很显然厂家维修不现实,就在大家犯难之时,吴勇主动站了出来。

“他带着我们一起寻找解决方案。”2014年入伍的士官董尧说,“查阅出厂说明、研究工作原理、上网查资料,从自制拆卸器具到摸索拆卸再到更换部件后的组装,每一步都反反复复试着来。”“我们从上午忙到天黑,终于解决了问题。回到单位,他又把这项修理技能教授给其他司泵员、泵站长!”司泵员马炳坤说。像这样“摸着石头过河”“迎难而上”的事儿,吴勇做的不止一件。

一年冬天,在高原地区参加演训,室外温度达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吴勇带头扎在水里作业,刺骨的寒冷透过水裤,冻得骨头发寒;冰冷的水管手掌贴上去,就黏住了。吴勇一干就是数小时,两条腿被冻得麻木,但依然按时完成了任务。

有一次执行任务,当地涵洞多、长且狭窄,吴勇用废弃油桶发明制作滚筒装置,协助管线穿越涵洞。“当地天冷风沙大,每天早上要凿开厚厚的冰才能取水洗脸,热水供应不足。”士官王林兵回忆说,焊接滚筒装置的吴勇,为了不耽误进度,一连忙乎好几天。眼睛在焊条电光刺激下,红肿着睁不开,一直流泪,但他还坚持给队里焊了个简易热水器和几个烤火盆。战友们说,遇到难题挺身而出,冲在最艰苦、最前面,这样的班长,怎能不让人敬爱!

(原标题《扎根山区 献身国防  联勤保障部队有个“许三多”》)

编辑 采访-黄泽霖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高原(客户端),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唐光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