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强求理解

王继怀
2022-09-20 09:15
摘要

我说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经历、阅历、学识可能都不太一样,看待问题的立场、角度也可能不太相同,自然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能得到理解赞同,自然高兴,得不到理解,也不必强求,更无须耿耿于怀,弄得自己不开心,不快乐

下班回家,路遇一朋友,闲聊起来,朋友说做事得不到别人理解,甚至被误解,让自己很郁闷。我说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经历、阅历、学识可能都不太一样,看待问题的立场、角度也可能不太相同,自然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能得到理解赞同,自然高兴,得不到理解,也不必强求,更无须耿耿于怀,弄得自己不开心,不快乐。

生活中,有些人,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做什么事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赞同,一旦别人不理解,不认同,就表现出很慌张,很紧张,表现出不高兴,不快乐,觉睡不好,饭吃不香,甚至想着法子,千方百计地去向别人解释,以求得到理解和赞同,当然有些通过解释,别人理解了,赞同了,但也有你越解释,越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弄巧成拙,把事情搞砸。生活中,你想什么事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不但不现实,也没必要,别人也没这责任和义务。

有句话说,成见不可有,主见不可无。做事情要注重吸收别人的正确意见,要注意借鉴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但更要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情况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不适合别人的也不一定就不适合你。一件事情,别人不理解,不赞同,很可能是因为别人的经历、阅历、学识与你不一样,别人的立场,看问题的角度与你不一样,并不能说明就是你思路不对,做得不好。面对不理解,首先要做的是清楚这样做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到底对不对,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不是在别人的不理解中失去自我。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开心,不快乐,生活郁闷,并不是因为想法不对,事情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在乎别人评价,太强求得到别人理解,太容易被他人情绪所左右。也许你试着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想法,懂得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懂得从实际情况出发,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许就不会再纠结于别人的不理解,不会再强求理解,也许还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人生变得更顺利,更美好。

这也使我想起一位亲戚的故事,他很喜欢篆刻,也有篆刻天赋,起初想开一家篆刻店,但家人不理解,不赞同,于是乎在家人朋友的推动下,开了一家餐饮店,因为不喜欢,因为不感兴趣,结果可想而知,不但餐饮店没经营好,自己也过得不开心,后来经过深思熟虑,换了种思路,抛开别人的眼光评价,抛开家人的不理解,从自身实际出发,开了一家篆刻店,不但生意很好,生活开心,篆刻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成了所在城市小有名气篆刻师。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人喜欢你,自然就有人不喜欢你,有人理解你,自然也有人不理解你,面对别人一时的不理解,你无须沮丧,更不必强求,与其强求理解,不如把事情做好,成就更好的自己。

(原题《不必强求理解》)

编辑 陈冬云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王继怀)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