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8日从珠海驻遵义工作组获悉,在国家实施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战略背景下,珠海与遵义结成了帮扶对子。自结对以来,珠海驻遵义工作组携手香洲区在人力、物力、技术、资金方面给予凤冈县大力支持,为当地村民增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助推凤冈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玫瑰花扮靓乡村美好生活
据了解,在东西部协作政策的推动下,凤冈县瑰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筹集资金超过5600万元,投入到基地建设、工厂建设、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中。该公司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方式,与村集体、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建设种植基地1000亩,联结农户400户,主要种植玫瑰、金丝皇菊、芳香作物、中草药等,采用错峰套种、合作社统一管理、企业统一标准收购的方式,带动农户就业。
目前,该公司开设品牌旗舰店3家,其中珠海店于2022年7月正式营业,是企业在大湾区打造的GIVEUROSE品牌会客厅,让遵义大山里的农业、精加工产品走进大湾区,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互动体验”的方式,使消费者充分了解遵义农副产品品质,激发购买欲望,为当地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仅扮靓了乡村风貌,还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为村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扶贫车间”转型“就业工厂”
近年来,凤冈县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坚持将校企合作、劳务协作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将工厂建到特殊教育学校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帮助陪读家长、脱贫群众、残疾人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使产业帮扶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助推器”。
据了解,凤冈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训基地过去仅有160平方米,务工人员只有30余人。2021年下半年,珠海驻遵义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提供帮扶资金400多万元,对原实训基地进行了改扩建。
2022年4月,实训基地扩建完成并投用,规模已扩大到2000平方米,用工量已增加到260多人,不仅解决了学校特殊学生实训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当地脱贫户、残疾人、陪读家长就业需求。通过打造“扶贫车间”转型“就业工厂”的模式,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
凤冈县梦寐思内衣厂是建在凤冈县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学生实训基地,陪读家长和附近群众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一个既有稳定收入,又适合自己的工作。
另外,2021年凤冈县与珠海我能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采用“凤冈加工+珠海销售”的模式,帮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通过珠海市对口帮扶,2021年9月份工作组把棒球加工厂引进到凤翔社区,带动30多人就近务工,人均每天增收80元左右。”凤翔社区我能棒球加工厂管理人员何丽萍说。
据了解,2022年珠海市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3750万元,涉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安排实施项目15个,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启动。项目建成后,预计惠及农户21390户90866人,其中脱贫人口3275户11127人,将有力推动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助推凤冈乡村全面振兴。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凤冈加工+珠海销售”,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