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首都国际服务贸易与文化贸易研究基地、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服务贸易蓝皮书: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2)》,并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2021年全球服务贸易恢复性增长动力不足,与此同时,中国服务贸易显示出强大的发展韧性,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贸易数字化转型显著加快,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逆差延续缩减态势,贸易形态日趋多样化。
图片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
该蓝皮书指出,服务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如下四个新特点:
一,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放宽。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最新《服务贸易限制指数》,2021年全球服务贸易管制呈现自由化态势,进一步缓解了前几年建立贸易壁垒的负面效应。
二,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工作持续深化,试点省市(区域)牵引拉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中国深入推进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工作,服务贸易试点范围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厦门、海南、大连、青岛、深圳等28个省市(区域),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服务出口动力持续增强。2018年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国家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目前,国家服务出口基地覆盖文化、中医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语言、地理信息等多个特色服务领域,成为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2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健全共建机制、完善财政支持、优化金融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若干重要政策性措施,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作用。
四,服贸会、进博会等国际交易平台持续发力,筑牢全球服务贸易对外合作交流桥梁。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为各国服务贸易企业合作交流搭建了友谊桥梁,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领先的国际性会议,是连接中国与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纽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是中国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开放惠及世界的诚意表达、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服贸会、进博会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更为推动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贸易往来搭建了重要交流合作平台,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注入动力。
(原标题《服务贸易蓝皮书:中国服务贸易显示出强大发展韧性》)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