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桥头镇:文旅融“荷”,筑起大湾区生态旅游新高地
东莞+ 记者 袁健斌 莫柏良 赖燕芳
2022-08-26 15:37

6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融媒体报道《直播大湾区》走进东莞,用“1小时电视+12小时新媒体”直播报道,全景式展示东莞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生态文明、人文历史等方面建设取得的发展成就。而桥头荷花文旅产业园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新潮的露营文化,成为其中一个直播拍摄点。

恰逢第十九届东莞桥头荷花节暨露营节盛大举办,系列精彩活动陆续上演,荷趣营地惊艳亮相,各方游客纷至沓来,桥头荷花文旅产业园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一跃成为这个夏天的网红“打卡点”。

春有黄花待枝头,夏有娇荷笑涟漪。当前,桥头荷花文旅产业园统筹8000多亩用地,串联两岸旅游景点资源,打造“东江花月夜”5A级旅游景区,面向全球招引大型文旅产业项目,全力打造大湾区生态旅游新高地。

以花为媒

打造大湾区生态旅游新高地

全域旅游大背景下的文旅融合,从桥头荷花节到荷花文旅产业园,桥头对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进行着有益探索。经过多年悉心经营,“桥头荷花”使桥头在文旅融合方面保持先发优势,为推动荷花文旅产业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桥头文旅区位特点鲜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思路已经明晰,具体的实践路径正在进一步探索中。

桥头镇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荷花文旅产业园建设为牵引,打造大湾区生态旅游新高地”的工作思路。聚焦深莞惠和大湾区高端消费需求,招引优质文旅产业项目,搭建食、游、购、娱等全方位消费场景,提供更多元化消费模式,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那么,桥头要打造大湾区生态旅游新高地的底气何在?其一,深厚“荷花文化”底蕴。深耕荷花文化十九载,从做美“荷”生态、做强“荷”品牌,到做实“荷”文化、做活“荷”经济。其二,丰富的文旅生态资源。作为粤港供水的源头地,东江入莞的第一站,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沿河沿岸滩涂资源。同时,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古有进士村,今有院士故里,既有优美的名胜古迹,又有独特的人文风情。其三,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健全文化空间规划,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空间,提高城市文化品质,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第十九届荷花节期间,桥头荷花文旅产业园成为网红“打卡点”,姹紫嫣红的花田花海被市民和游客追捧,首届“露营节”重磅推出荷趣营地、好嘢集市、碗莲展览、夏日歌会等特色项目,搭建可观、可食、可购、可娱等全方位消费场景,让市民群众赏荷之余,还能享受到露营与文化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感受桥头生态环境、文化发展的多重魅力。

据了解,荷花文旅产业园作为桥头全域旅游、轻型产业的主战场,也是带动城市品质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规划,桥头将以荷花文旅产业园为核心区域,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和文化品牌优势,通过“城市更新”和“全域旅游”并行推进、相互融合,引入著名旅游企业,打造核心亮点项目。

放眼区域和全市全域文旅发展,“桥头实践”的美好未来可期。记者了解到,《东莞桥头镇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已经撰写完成,初稿提出了“1312”的实施路径,核心景区规划范围扩展到2070亩,研究范围14638亩,测算达到9.75平方公里。桥头荷花文旅产业园的建设,更被提升到桥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给予重视,成为桥头镇今后五年发展的头等大事。

擦亮名片

依托生态资源打造千亩七彩花田

跨越千里而来的洛阳牡丹雍容盛放在七彩花田,18000株玫瑰款款绽放在浪漫玫瑰园,舞游、相声、走秀、乐队演奏等活动持续上演……曾几何时,在桥头,漫步莲湖公园,观塔影、眺远山,赏300亩荷塘莲韵翩跹。如今,这个美誉远扬的“中国荷花名镇”又多了一张城市新名片——荷花文旅产业园。

近年来,为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桥头镇在荷花文旅产业园北区1000亩土地打造七彩花田,并逐步完善道路、停车场、休息区等配套设施。七彩花田种植了油菜花、大格桑花等常绿花卉植物,还新增了浪漫玫瑰园、七彩花带、木槿路、动物区等打卡地。

为持续提升荷花节、露营节、新春赏花行等节庆品牌内涵,擦亮荷花文旅产业园的生态资源名片,近年来,桥头融合民俗、农耕、非遗、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全方位畅游花海,带动“赏花经济”效益。

以花为媒,与其他城市“联姻”,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共促发展,桥头亦作出不懈努力。6月16日,桥头镇与洛阳市老城区举行产业合作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产业项目合作事宜进行深入会谈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后,双方将围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产业对接发展、商贸往来、人才交流、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推动两地在经济发展上互惠互利,在社会治理上互学互鉴,在人文交流上互联互通,携手打造莞洛合作优秀样板。

而在较早之前,首届“洛阳牡丹赏花季”在桥头成功举办并取得良好效果,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其实,洛阳牡丹落户东莞桥头,并非偶然。作为“中国荷花名镇”,桥头致力打造荷花品牌,桥头深厚的“花”文化与千年古都洛阳的牡丹文化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文旅赋能

带动城市品质提升及产业发展

新征程上,桥头推动“品质·美丽·宜居”桥头建设迈上新台阶,聚焦“经济高质量、城市高品质、治理高效能、民生高保障”的建设目标,全力打造“深莞惠产业合作示范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中,将全面统筹荷花文旅产业园8000多亩土地,支撑带动城市品质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环境。

一方面,桥头将以东片区为核心,打造高端文旅项目。统筹东片区4000多亩土地,按照“景区格局构建、景区初级打造、景区全面创建”的思路推进建设。在景区格局构建方面,通过引入综合运营商,统筹做好园区现状摸底、景区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确保景区开发科学有序。

在景区初级打造方面,以园区为载体、以东江花月夜5A级景区创建为核心,串联朱熹“半亩方塘”、华南教育历史名人陈列馆、迳联古村、国家级非遗莫家拳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生态旅游、文化休闲、户外运动、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区;在景区全面创建方面,面向全球招引具有特色文化品牌、专业运营能力、高品质消费体验的大型文旅产业项目,将本地资源禀赋与大型文旅产业项目深度融合,共同创建极具影响力的优质文旅项目。

另一方面将以西片区为核心,搭建全方位消费场景。统筹西片区4000亩土地,聚焦景区消费市场需求,通过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途径,对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高端服务平台搭建,大力培育创新金融、医疗保健、康养休闲、教育培训、商务服务、住宿餐饮等现代服务业,有效承载景区高端消费需求,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和发展效益。

接下来,桥头将加快全域旅游步伐,以产业园东部3200亩园区为核心区,以打造“东江花月夜”5A级景区为目标和引爆点,串联石马河生态廊道、宋屋洲、华南教育历史名人陈列馆、迳联古村落等资源,充分利用好莫家拳、荷花文化、朱熹文化等元素,开发多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打造大湾区生态旅游高地。

观察眼

“荷花名镇”如何“出圈”玩转全域旅游

近年来,中央、广东省、东莞市先后出台政策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新定位。东莞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旅游业做大做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换句话说,桥头布局全域旅游恰逢其时。

为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桥头镇编制了《东莞桥头镇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初稿提出了“1312”的实施路径,奠定了桥头文旅体融合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蓝图。

在打造全域旅游过程中,IP的独创性至关重要。桥头虽有着深厚的荷花文化底蕴,也是全国荷花名镇,但在全国范围内被国家认定的荷花之乡就有7个,如江西萍乡市莲花县、江苏淮安市金湖县等;在省内也有深圳洪湖、广州荔湾湖、番禺莲花山等多处观赏荷花的知名风景区或公园。再者,“荷花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尚待提升,还存在文旅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特色、旅游六要素配套尚不完善等短板。

如何提升IP效应推动旅游新高地建设?笔者认为,要将IP融入城市建设提升场景感,结合城市更新、“工改工”等工作,以“荷塘月色”“步步生莲”等主题,建设一批具有荷花元素的城市景观带,真正让荷花走进城市、融入城市、升级城市。其次,注入内涵提升IP的价值,收集创作桥头人文历史中有关荷花的故事融入IP中,用故事性打造出有人文魅力的IP内核。而布局IP衍生品市场则能打通IP产业链的上下游,提升文创附加值,这样最终转化为实际效益。

推进全域旅游,还需要大力推进“旅游+”,通过“旅游+”产生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旅游形态,+出新的全域旅游生活形态,形成新型的研学、休闲和健身等模式。

就桥头来说,推动“旅游+”应以“荷花文化”为主导,以荷花文旅产业园区、特色露营小镇建设为载体,促进文旅全产业链联动。“+农业”,要大力发展高端生态文旅产业,如加快打造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以及“七彩花田”等项目;“+工业”,要推进二产转模式,鼓励辖区食品生产企业积极研发生产荷花印象系列食品,形成荷花食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产业链;“+节庆、文化、潮流”,要促进三产添活力,创新升级荷花节、新春赏花行两大节庆品牌的办节形式,引入潮流文化,打造集潮玩、美食、荷花、诗歌、音乐等元素为一体的治愈系户外露营基地,形成独特的露营文化。

以荷花文旅产业园为依托立足旅游资源特色、交通及旅游区位优势,把全域旅游作为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重要抓手,桥头全力推动全域旅游的步伐迈得更自信和坚定。不假时日,东莞将筑就一座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旅游新高地。

(桥头供图)

(原标题《抢占桥头堡⑧丨文旅融“荷”,筑起大湾区生态旅游新高地》)

编辑 采访-黄泽霖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桂桐,特区报-连博
(作者:记者 袁健斌 莫柏良 赖燕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