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夏天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过得尤为艰难。不仅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还可能遭遇“约500年来最严重干旱”。本就因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疲惫不堪”的欧洲,面临重重考验。在政策和经济双重压力下,欧洲人正在改变多年的用电习惯。
近来,被高温“炙烤”的欧洲又开始操心起了过冬。法国媒体报道称,今年入夏以来,席卷整个欧洲的热浪开始影响其能源系统,再加上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不确定性,欧洲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为了过冬,欧洲多国开始频出奇招。
国际能源署:高速公路上“开慢车”,周日不开车
最近几个月,“节能省气”是欧洲多国议程表上的重要事项。据CNBC报道,早在今年3月,国际能源署就呼吁各成员国,建议人们在高速公路上“开慢车”,周日不开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每周尽量在家工作三天,以节省石油。
相关报道截图(来源:CNBC)
国际能源署在文件中指出,在高速公路上的平均车速降低每小时10公里,每年可节省约60欧元的燃油。
此外,国际能源署还建议人们“拼车”,增加电动车的使用,把短途航班换成搭乘火车,用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等。
德国:穿两件毛衣过冬,缩短淋浴时间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总部位于柏林的GASAG燃气集团总裁乔治·弗里德里希斯在接受《柏林报》采访时表示,为了在天然气危机中度过严冬,一些德国消费者应缩短洗手和淋浴的时间,年轻人则应穿上两件毛衣,通过在楼梯上“跑上跑下来取暖”。
近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将暂停通往德国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另一台涡轮机运行以进行维修,从莫斯科时间27日早上7点开始,“北溪-1”的日供气量将降至3300万立方米。
对此,美联社指出,日供气量3300万立方米意味着,通过该管道的天然气只有最大输气量的20%。“腰斩”的日供气量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担忧。
西班牙:建议男性不要打领带
据美联社报道,近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呼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员工不要打领带,以节省能源。
今年7月,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高温不退,个别城镇的最高气温一度高达47摄氏度。截至7月17日,西葡两国因热浪死亡的人数已升至1000多人。
美联社指出,桑切斯此举是想表示,不打领带能让人们保持凉爽,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因为空调的使用频率会降低。此外,报道中还提到,已有不少男性员工接受了该观点。
英国:需要调低恒温器或关灯避免停电
据英国《每日镜报》报道,英国国家电力供应公司发布的应急计划文件显示,政府今年冬天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包括呼吁公众在电力或天然气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减少能源使用。
也就是说,一些家庭可能不得不通过调低恒温器,或者关灯来缓解能源问题,避免停电。
法国:灯箱广告牌凌晨关闭照明,禁止商店敞门开空调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能源转型部长阿涅斯-帕尼耶·鲁纳彻宣布将采取措施迫使商店减少能源消耗。包括两项法令:凌晨1时至6时,所有规格的灯箱广告牌都必须关闭照明,只有机场和火车站除外;此外,商店在使用空调或取暖设备时,禁止敞开店门营业。
法国政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做法,如若不从将受到罚款处置,最高罚款可达750欧元(约合5175元人民币)。
荷兰:政府办公楼宇中的常设温度下调两度
据报道,内阁将在全荷兰大约 200 座政府大楼中将恒温器的温度冬天降低 2 度,也将提高夏季空调器降温的温度。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使荷兰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政府同时呼吁公民减少能源消耗,建议白天不要将中央供暖设置为高于19度,晚上保持15度为最大值。公司企业被要求研究如何在照明、供暖和通风方面节省能源。
比利时:提防电器的能源消耗,并以聪明的方式烹饪
家用电器会消耗大量能源,即使它们没有被经常使用。电器上的能源标签表明电器的能源效率,政府敦促人们在购买新的洗衣机、电视或冰柜时考虑到该标签。
此外,政府建议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因为它使用的能量比电磁炉或燃气灶少四倍。
综合来源:中国能源报、北京晚报官网、中国改革报、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