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在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近一年多来海关的改革创新举措,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一级巡视员梁金成在8月18日的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关创新监管模式,支持打造自贸区物流枢纽,以自贸试验区蛇口港、南沙港为枢纽港,持续推进“大湾区组合港”“湾区一港通”模式试点。2022年上半年,该模式累计运输超过12万标箱。
据介绍,该模式将枢纽港和珠江沿江及内河支线港视为同一港口,允许企业在支线港口直接办理海关查验、放行、交还箱等手续,提高码头场地和集装箱转运率。
其中,海关支持南沙片区打造粮食储运基地,实施“优化船运进境散装粮食检疫审批流程”改革,进一步简化船运进境散装粮食进口商办理检疫许可证的方式,2021年共有1.6亿美元进境玉米应用该项措施,受益企业超过180家次;支持横琴片区人流物流跨境便捷流动,创新实施 “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卫生检疫新模式、智慧旅检监管等,2022年上半年监管横琴进出境旅客401.9万人次,车辆57.3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5.6%和6.7%。
同时,海关实施进境暂存中转澳门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创新,支持建设服务澳门民生的输澳物资暂存中转物流中心,货值累计达1.34亿元。
在支持打造综保区物流中心方面,海关实施措施叠加。其中,海关在南沙综合保税区创新实施“保税贸易分拨中心仓”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将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加工贸易等不同状态货物同仓存储、自主分拨,2021年南沙分拨中心货值超过400亿元;在前海综保区叠加实施“全球中心仓”“分送集报”等便利措施,支持前海ICT(信息通信技术)物料供应链中心建设,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前海综合保税区。
此外,海关优化监管服务,促进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其实施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监管新模式,允许跨境电商出口退货商品进入综保区分拣、储存后再根据需要进行销售,解决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退货难的问题,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超过5000万元;支持文物和文化艺术品等高端消费品从境外进入综保区开展保税存储和出区保税展示,2022年上半年,南沙进出口文化产品货值超过10亿元;支持在前海综保区建设高端消费品集散中心,2021年中免集团、深免集团等企业贸易值超过70亿元。
(原标题《海关创新监管模式,上半年“大湾区组合港”“湾区一港通”累计运输超12万标箱》)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桂桐 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