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市民幸福感 ——“美好生活城市”解码系列报道之三
读特记者 窦延文
2020-07-22 08:18

7月17日,从英国留学归国的博士解智恺在龙岗一家创业园认租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商务公寓。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他,计划在这里开设一家建筑事务所。

“这次回国我先后考察了北京、上海和杭州,反复权衡后,最终选择了深圳。”解智恺说,深圳天蓝地绿,城市环境一流。政府服务也相对高效,他认为在深圳创业是正确的选择。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深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同时,也成为深圳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新优势。

7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深圳榜上有名。在水和空气质量等指标上,深圳人的满意度都超过了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平均值。

空气质量稳定达到欧盟标准

今年以来,深圳空气质量稳步提升,蓝天白云的美景持续在深圳市民朋友圈刷屏。

“看深圳的天空这么蓝,让我很惊喜,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一批刚入职深圳某央企的高校毕业生这样说道。

提供清新的空气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深圳下大气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深圳地域面积小,经济总量大,单位面积承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远高于其他大中城市,但深圳始终将优良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质量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大力度整治大气污染。

从2004年起,深圳就开始了全面系统的大气污染治理进程,成为全国唯一全市域禁燃高污染燃料和淘汰全部散煤和普通工业用煤的城市,全国最早全市限行黄标车、最早推广水性涂料、最早实施船舶污染治理、最早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100%纯电动化、最早在中心城区划定“绿色物流区”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区”的城市,最早开展了PM2.5源解析,也是大气环保地方标准最全的城市。

2019年,深圳PM2.5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创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灰霾天数降至9天,为1989年以来最低,空气质量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连续7年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十位,空气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两条“背道而驰”的曲线。

今年以来,深圳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深圳蓝”成为常态。1月至5月,深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4,仅列海口、拉萨、珠海之后;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微克/立方米,稳定达到欧盟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7%,6项指标全面达标,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

今年上半年,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4。

一批河流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线

在深圳湾小沙河河口段,成群的乌头鱼在水流中聚集,水面上还有不少白鹭觅食嬉戏,这里鱼跃鸟欢的景象,每天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来观赏,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一个热门打卡地。

从曾经的黑臭水体,变身为今天的最美海湾,深圳湾的变化是深圳多年来治水成效的一个缩影和见证。

深圳是经济、产业和人口的一个大市,但同时也是空间、资源、环境容量的一个小市。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承载了超过2.6万亿元的GDP和超过2000万的管理人口。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深圳曾经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水污染一度成为深圳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短板。

大沙河作为传承南山记忆的“母亲河”,纵贯南山全境,承载着一代代南山人美好生活和记忆。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沙河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如今,经过大力治理,大沙河水体清澈见底,两岸是长约13.7公里的生态景观长廊,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人才公园互联互通,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以前河水黑臭,要捂着鼻子尽量绕道而行,现在是经常带家人来玩,流连忘返。”市民何江良告诉记者。

2016年以来,深圳把治水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开展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深圳坚持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超常规推进治污基础设施、治污技术方法、流域综合生态、水污染防治法治四大体系建设,用3年多时间补齐近40年的历史欠账。

目前,深圳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好转。污染最重的茅洲河共和村断面去年11月、12月达到Ⅴ类,氨氮从2015年的23.3mg/L降至2mg/L以下,达到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深圳河河口国考断面旱季水质稳定达Ⅳ类,2019年全年均值达Ⅴ类,为198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深圳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得到治理,率先在全国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一大批河流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市民乐享生活的好去处。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