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星档案:
陈海亮,男,1982年9月出生,2004年5月入警,现任公交分局龙岗公交派出所案件侦办队队长。从警以来,陈海亮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市公安局嘉奖6次,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2017年度被市公安局授予“青年之星”优秀青年民警荣誉称号。
对每宗辖区内的公交警情,陈海亮都全力侦查,力争有案必破,这也成了他六年如一日的坚持。他带队伏击反扒,侦查违法犯罪线索,抓捕作案嫌疑人,审讯办理案件,守护着市民公交出行安全。
2011年3月,陈海亮从消防部门调到公交分局,由此开始接触基层派出所刑侦工作,他拜资深反扒队员为师,刻苦钻研,从菜鸟到骨干,仅仅用了两个月。
为了更好地利用视频研判开展工作,还原案件事实和确保案件质量,在最短时间将违法犯罪嫌疑人抓获,陈海亮积极探索“由人到案与由案到人相链接”的侦查手段,主张“只要有发案,就要到现场”的侦查思路,通过反复勘察、反复推理分析来深挖案件。通过“挖上行案件佐证下行案件,固定下行案件打击上行案件”的工作方法使那些看似无法找到任何证据的案件最终得以成功侦破。
2016年7月的一天,一地铁站台上发生一起盗窃案,事主在该站乘坐地铁后发现裤袋内的手机被盗。陈海亮查看监控后发现事主上车的位置是视频死角,只能看到当事人脚上穿着的鞋子,就从周边人员的鞋子入手调查。他通过这个“离开的人”的下半身穿着特征,对所有视频一帧一帧的进行察看,愣是将其找了出来。陈海亮在调取了路面、公交车上等五十多个位置的录像后,终于确定了嫌疑人当天出行的第一个公交站台,顺着公交站台继续接力查找,确定了嫌疑人的大概住址,而后进行伏击蹲守,成功抓获嫌疑人曾某。
虽然嫌疑人被抓了,但是案件办理需要足够的证据。在嫌疑人作案后离开地铁站的一段视频中显示,嫌疑人神色慌张地将偷来的手机放入自己的袋子,这部手机符合当事人所描述的特征。在对嫌疑人住处进行搜查时,还发现了以往作案得来的其他赃物,通过报警记录查找到了其他受害人。陈海亮通过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认真整理,形成了完善的证据链,使犯罪嫌疑人依法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