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大常委会近日组织揭阳全国人大代表小组和省人大代表市直小组,围绕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
活动当天,代表们分成两组走进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分类样板小区、填埋场、处理与资源利用厂等地,通过专题调研、视察、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围绕生活垃圾分类、专箱专车转运、终端科技化处理等环节,详细了解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献计出力,监督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促进揭阳垃圾处理和城市环境提升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为了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模式,代表们来到市区大部分生活垃圾的“终点站”——揭阳市区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场现场,只见垃圾填埋库区被一层厚厚的防渗膜覆盖,过去臭气熏天的现象一去不复返。据了解,位于揭东区玉滘镇的揭阳市区垃圾填埋场项目规划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实施完成二期。但目前二期库容有限,处理能力难以满足市区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应急处理需求。
当天下午,揭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听取揭阳市政府工作情况汇报,全国、省、市三级代表进行讨论并提出“金点子”,为避免“垃圾围城”问题建言献策。座谈会现场,有代表提出,就目前开展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来说,前段生活垃圾分类和垃圾准确投放的宣传有一定效果,群众已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但中端的垃圾转运尚未完全遵照“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垃圾分类收运原则;末端个别垃圾焚烧场容量不足,建议加大力度,引进合适的终端处理企业……在场代表们结合视察内容,围绕爱国卫生工作和实际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壁垒”进行认真讨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基层人大代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记者了解到,为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月份以来,在揭阳市人大常委会的发动下,全市各级人大把“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诠释得淋漓尽致,“多元化”组织代表走进基层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全市联动、“遍地开花”的态势。
(原标题《走进基层解民忧!揭阳人大代表实地调研力促城市环境提升 》)
见习编辑 韩湘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