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被废弃的秸秆,如今在怀集县却成了综合利用的“香饽饽”。日前,记者在冷坑镇谭庙村看到,一台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在田间隆隆作响,旋转、压缩、捆绑,不出一分钟,一捆方形草墩就被“吐”了出来,随后被装车运走。
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在田里作业。通讯员 李嘉琪 摄
近年来,怀集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模式,让“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双赢。
怀集县泽丰农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肉牛养殖基地,存栏肉牛150多头,目前正在打造养牛产业示范基地。“公司需要回收大量水稻秸秆作为粗饲料喂养肉牛,已经在马宁、冷坑、大岗、梁村等镇回收秸秆约50吨。”公司经理王泽培表示,回收秸秆不仅能综合利用,还可以减少露天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升怀集县空气质量。
农户利用水稻秸秆作为粗饲料喂养肉牛。通讯员 李嘉琪 摄
在怀集三农环境美化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不断,工人们正忙于把一堆堆玉米秸秆粉碎后进行密封包装。该公司经理罗返霞表示,回收秸秆区域主要以怀城街道和幸福街道为主,玉米秸秆粉碎后作为动物饲料使用,存储期长且能保鲜。一方面,可以销售给养殖户用于畜牧养殖,降低喂养成本;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对回收的秸秆进行发酵,用于发展姬松茸等食用菌种植,让原来苦于处理的秸秆“变废为宝”。今年早造回收面积达16000多亩,共回收秸秆总量6万多吨,既能增加经济效益,还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赢。
“去年怀集县水稻种植面积约64万亩,产生农作物秸秆约49万吨,可收集量约42万吨,已利用量约3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2.66%。”怀集县农业农村局科教信息股股长欧洁珍表示,今年,怀集县早稻收割面积超32万亩,将持续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结合各乡镇(街道)秸秆回收申报情况制定标准、组织遴选和采购秸秆回收机械与秸秆酵化药剂,分配下放到各乡镇(街道),供遴选出来的市场主体免费或低价使用,提高秸秆收集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率,形成一种可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的秸秆生态循环利用模式,有效保卫怀集蓝天白云。
欧洁珍还说,全县以怀集三农环境美化有限公司为中心,辐射全县带动秸秆综合利用。怀集三农环境美化有限公司可以把秸秆变成饲料和蘑菇种植的基料;怀集县泽丰农业有限公司可以将其用作牛、羊的饲料;新辉园、广东地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有两个有机肥厂,将秸秆用作有机辅料。
怀集县将持续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大力引进发展各类秸秆转化利用产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开发新技术、添置新设备,实现秸秆资源转化升值,切实解决秸秆处理难题和农户自行处理秸秆负担,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原标题《怀集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