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10支“党员突击队”在 疫情防控一线淬初心担使命

深圳市疾控中心党委
2020-07-21 10:43
摘要

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市疾控中心党委组织207名党员组建了10支“党员突击队”,团结带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火线”淬初心、担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心团总支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寻踪觅迹、抽丝剥茧,当好疫情防控的“侦察兵”

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从1月8日接收第一份疑似“新冠肺炎”传染病报告卡以来,市、区疾控中心由党员同志带队,组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24小时待命,与时间赛跑,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掌握其行程轨迹。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党员突击队”建立了街道-区级-市级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三级审核机制,保证流行病学调查质量,确保密切接触者“一个都不能少”并及时隔离医学观察,有效控制了我市疫情的蔓延扩散。疫情发生以来,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549人份,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7236人次,请求市外人员协查2016人次,为我市实现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零传播”发挥关键作用。

是非分明、一锤定音,当好新冠病毒的“审判官”

市疾控中心是全市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确认的唯一机构。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及时、准确,中心检验检测“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检测和确认工作制度,优化“采样、送检、检测、审核、报告出具”工作流程,实行24小时值守制。在疫情高峰时期,所有队员取消休假,穿戴防护服和N95口罩最长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最多一天检测样品1500份,有的党员同志连续在岗工作100多天,检测报告出具时间从开始最长的12个小时压缩至最短3小时。实验室检测“党员突击队”主动制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质控标准,指导全市28家医院、10个区疾控中心的新冠病毒检测工作,提高检测准确率。3月12日起,选派4名“党员突击队”队员驻点支援深圳海关卫生检疫中心实验室,累计检测样本1万余例,确保入境人员“迎检尽检”。目前,中心实验室累计完成样品检测21088份,出具检测结果报告3100份。

负重前行、逆风而上,当好疫情扩散的“消防员”

做好重点场所和“疫点”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中心环境消杀“党员突击队”带头组建了48支、329人消毒专业队伍,24小时待命,背负近50公斤的消杀工具,第一时间奔赴确诊病例生活工作场所、居住小区或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开展场所预防性消毒和“疫点”终末消毒。同时,消杀队员走进社区小区、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开展环境通风消毒和卫生清洁等防控工作。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展场所消杀4488个,累计消杀面积达到700多万平方米。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好精准施策的“智囊团”

做好疫情分析研判、监测预警是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基础和前提。中心疫情研判“党员突击队”24小时收集汇总全市确诊病例、密接接触者数量,集中研究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及时搜集分析国内外疫情动态,研究病毒传播规律和发展态势,为全市总体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撰写疫情分析研判报告90期、专项风险研判报告10期,编印疫情防控工作简报56期,组织专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和作业规范70余份,为联防联控相关单位、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各区疾控机构提供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及时组织开展疫情重点地区来深返深居家隔离人员感染率调查,不同人群中新冠病毒血清学调查,市场从业人员、重点产品和外环境监测等工作,撰写专项调查报告,为调整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编辑 柳春晓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